昨天,一些城市的高招各批次录取分数线公布,自己亲属朋友的孩子能够上什么大学、报什么专业,成为各种圈内的热门话题。今天,一些媒体在一版窗口的重要位置刊登文理双科状元的大幅照片,进行炒作。严格地讲,这是不对的,至少是不科学的。 对于每个省市的文理高考状元,人们都有一份敬佩之心,他们的成功之路,也会对广大学生产生启迪,对他们进行正常报道和解读,无可厚非。问题是,在报道和解读的过程中,如果在一版隆重推出,在广电新闻中浓墨重彩,无疑有炒作的嫌疑。 近年来,对于炒作高考状元的做法,上级有关部门一直都有禁令,但在执行过程中,不少媒体还是我行我素,不予理会。这是舆论导向出了偏差。 对于高考状元,为什么不能进行炒作呢? 第一,它是应试教育的结果。虽然高考被各界誉为是一条经过多年实践证明比较公平的选拔人才的路径,但是它仍然沿用的是应试教育的方法。一些状元及第的孩子除了天资聪颖、师资给力,更多的还是刻苦努力的结果。很多孩子头悬梁锥刺股、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的痛苦经历,都不应该成为人们学习的样板。换句话说,如果这样不讲人性的学习也可以复制,那显然和我们平时提倡的素质快乐教育南辕北辙、格格不入。 第二,它不是种在一块土壤里。就北京而言,两位文理状元,一位出自清华附中,一位出自北师大二附中。客观而言,这两位状元所在的学校,都是北京全市最拔尖的。炒作一个在教育投入、师资水平、学生招录方面都掐尖的学校,不具普遍性,没有可比性。反过来说,在这么好的学校里“养尊处优”,如果考不上状元才可耻。 第三,状元未必能成为大家。记得一份在网上广为流传的帖子统计,我国自恢复高考以来,几乎所有的文理科状元,都没有成为大家,相反,像商业界巨擘马云,不过是大专毕业;就连美国微软董事长盖茨,也不过是哈佛大学的肄业生。所以,着名教育专家姚鸿昌就曾经定论:当了高考状元也不代表人生成功。 综上而言,炒作高考状元不理性,忽略并违背了千差万别的教育水平,也不公平。作为参照,海南省今天发布的“不得炒作中高考状元,违者全省通报”的规定,我觉得就很客观、科学、冷静,值得各地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