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青年报》发表温儒敏评说今年高考语文改革的文章,现转帖如下: 2014年,教育部及各省市密集出台多项改革措施,涉及招生入学、日常教学、考试评价等方方面面,在此背景下,今年的高考具有特殊意义。而随着“提高高考分数”等建议的提出,语文改革无疑成为改革的焦点。 高考刚刚结束,本报记者就今年的高考命题、高考改革及语文改革等问题,专访了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山东大学文科一级教授温儒敏。 高考语文开始考查读书和思辨能力 中国青年报记者:(以下简称“记”)语文高考试题历来是公众关注的焦点。今年的语文高考试题是否有亮点?您感觉最明显的变化是什么? 温儒敏(以下简称“温”):今年高考语文的确在改进,有“亮点”:一是考卷命题的材料范围拓展了。历来高考语文试卷命题依赖的材料都比较偏狭,主要就是文学方面的,而且偏于琐碎的分析,这其实并不利于选拔培养现代人才。今年命题的覆盖面普遍要比以前宽得多,除了文学,还涉及社会、经济、时政、哲学、历史、科技,等等。二是有的试卷开始注重考查读书的情况,包括考阅读面与阅读品味。语文课的要义就是培养读书的兴趣与习惯,过去高考语文命题对这方面是不够重视的,现在有改进,将促进语文教学,提倡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三是更加注重逻辑思辨能力的考查。现在的学生普遍缺乏思维训练,缺少理性分析能力,这当然和语文教学的偏颇相关,但高考语文也责无旁贷。今年的高考语文命题普遍转为看重思维能力,是一个最值得肯定的变化。 记:您一直强调语文教育中的思维能力训练。这方面在今年的高考语文试卷命题中有哪些具体体现? 温:今年3月18日,我曾在《光明日报》发文《高考语文改革的走向分析与建议》,其中就谈到高考作文应当回归理性,强化思辨,摒弃宿构、套作、模式化与文艺腔。其实这也不只是我个人的建议。拿今年高考作文题和阅读题来看,大多数试卷都在体现这一改革趋向,这是可喜的。我看到今年各省市的高考作文题,90%都在回归理性,看重思辨。很多作文题在这方面探索,设计得不错。例如“新课标卷”要求围绕“山羊过独木桥”的游戏规则来展开讨论;上海卷提出“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要求考生就此论述;北京卷题目是“老规矩”,如“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不许管闲事”、“笑不露齿话不高声”、“站有站相 坐有坐相”,等等,网上有过热议,要求考生就此议论为文。类似这样一些作文题,考的是综合能力,特别是语言表达能力背后的思维能力,而不只是“文笔”。题目也比较活,那些爱读书爱思考的学生自然就会发挥得好,而靠预先准备的模板和材料去“套”,就未必“管用”。 另外,很多试卷中设计的阅读题,一改过去那种陈陈相因的内容分析模式,也在往思维能力考查这方面靠。如“非连续文本”阅读的形式,很多省市的卷子都采用了。就是给一组材料,观点并不连贯,甚至彼此相左,让考生去辨识、归纳和发挥。这有点类似于考公务员的“申论”,看重的是分析和思辨,是问题意识,是思维的活跃度。总的来说,今年很多省市语文考卷的设计科学性提高了,选拔考试所需要的信度和效度也都得到重视。 更大的改革措施还在酝酿 记:在我国,高考不仅仅是一场考试,它还承担着维护教育公平的职能,因此,高考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您认为,在当前的情况下,高考的改革应该分几步?其中最重要、最紧迫的有哪些?现在正在进行和即将进行的改革是否符合这样的节奏? 温:高考改革不只是教育领域的难题,也是重大的经济和社会的难题,因为事关各个利益群体不同诉求,往往动辄引发激烈的争议,且议而不决。除了考虑“公平”,还得考虑“稳定”,政府和主管考试的部门往往首先并且主要就是考虑这两点。这可以理解。但高考总得改革,这事关国家长远的发展,也是大局。最近中央提出深化改革,对高考与招生制度的改革也有要求,这回是真的要改了。年初各个省市陆续出台高考和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预设方案,有了时间表,其实也就是先易后难,分步推进。拿北京市征求意见的方案来说,今年先改填报志愿等规定,当然,命题内容形式也有微调。到2016年,就有大动作,即:高考只考语文、数学与文综理综,英语将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考。到2017年,就可能不分文理,只考语文数学,英语和其他各科全改为学业水平考试或社会化等级考试,不再列入高考。其他省市的方案也大同小异。虽然一些细节仍然未有定夺,但路线图大体出来了,改革的总体思路已非常明确。 其实,还有一些动作更大的改革措施仍然在酝酿。比如分类高考,根据办学层次和目标定位,将全国所有大学分为研究型、应用型等类别,最终入学考试也分开进行。这个举措是必要的,但目前实行起来很难。前些年有些省也曾试行将普通本科与高职高专分开来考试,但基本“失败”了,因为只有少数学生愿意放弃本科参加专科的高考。可见一个好的、必要的改革措施,也还需要等待“社会接受”的成熟。 再拿高校自主招生来说,本义肯定是好的,有利于选拔优秀人才,也有利于发挥高校办学的主动性,实行多年,也有一些经验,但是最近的调查显示,大多数国民并不支持自主招生,认为这实际上扩大了教育的“不公平”。可见,高考改革还需要兼顾科学性和可行性,不能以“认知”代替“筹划”。比较现实的,就是先易后难,逐步推开改革,也就是注意改革的节奏问题。 我觉得比较容易改的,就是高考的考试内容和形式。今年高考语文试卷就在改,内容和题型都有变化。高考作文是最难改革的,但我们也已经看到曙光。高考改革已经拉开序幕,关键是政府和主管部门要有心,不能只管“维稳”,还得管试卷命题的质量与科学性,管阅卷评分中长期以来存在的弊端,管那些不公平的现象。比如高考语文命题既要“保密”,又要想方设法加强与学术界的联动,打破自我封闭,提升命题人员的学术水准,提高命题的科学性。这其中就有很多工作可做。又如,高考语文阅卷工作量极大,但作文评分随意性大,拉不开分距,无论好坏大致都是40多分,反过来促使作文教学被边缘化,几乎“全线崩溃”。如果相关部门能采取切实措施,改变作文评分的“趋中率”畸高现象,我看就会对教学产生良性影响。 日常教学不能一头栽入应试教育 记:人们一直将应试教育的根源归咎于高考,因此,这些年改革一直在进行,但是,这些改革似乎并没有对中小学教学产生很大的影响,课堂教学仍然指向分数和结果,您认为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温:应试教育的存在,竞争的激烈甚至畸形,肯定与高考有关,但不能说“都是高考指挥棒惹的祸”。应当反过来考虑问题:高考不是最好的选才方式,但也没有比它更好的可以操作的公平的选拔方式,高考毕竟最适合目前中国的国情,因此,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高考会仍然存在。既然是考试,必然有竞争,也就是有应试教育,这是无奈的现实。与其抱怨高考的弊害,还不如多考虑在高考存在的前提下,如何做些必要的平衡。我说过这样的话,有水平的老师,既让他的学生考得好,又不至于把脑子搞死,兴趣搞没。这就是平衡。 应当说,这些年高考一直有所改进,但这改进对于教学的“指挥”作用有限。原因是什么?是社会竞争本身在加剧,压力转移到教育方面来了,而教师的水平又普遍较低,平衡不了,就大都一头栽入应试教育。当然,从高考改革角度看,的确也要多考虑如何发挥正面“指挥”的问题。要解决课改和高考“两张皮”的困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