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有药可救”干部,还需及时“救”

时间:2014-06-11 15:39 来源: 作者:孙何 点击:
面对这些“有药可救”的干部,还需要几方面齐发力,将他们拉回来。一是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大效能监督的力度,加大对“不作为”现象的查处,给慵懒干部一定的警示和威慑力。二是组织部门,要加强对“不作为”干部的教育培养,使其在思想认识上改变,同时,要规

“好酒没得喝了,山珍海味没得吃了,高档餐馆不敢去了”,随着转作风的深入,党员干部有种普遍感受——“严”。截至今年4月底,已有11979人因违反中央八项规定被曝光,其中不乏一餐饭受处分、一顿酒挪位子、一次违规丢帽子的案例。(来源:人民网)

内设“高压线”、外念“紧箍咒”,还有方方面面的监督目光,确实让各级干部压力不小。面对如此压力,不少党员干部积极主动,把作风建设当作自我净化的契机,烟酒味变淡了,官架子放下了,办事效率提升了,群众的大拇指也竖起来了,他们“化压力为动力”,不断改变,不断提升。

可是,正风肃纪下也有部分干部秉持“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的“理念”,消极怠工。于是乎,一些人礼不收了饭不吃了,但该做的事也不做了;一些人平时做敲钟和尚,遇事当甩手掌柜,敷衍了事、消极怠工。

面对这样的干部,大众可以鄙视他们的消极理念,批判他们的慵懒行为,除此之外,我们能做的什么都没有。面对这样的干部,其实,笔者认为,他们的本质并非“恶”,因为公职人员也有正当利益诉求,只是他们把干不干、干多少,取决于“好处”有多少、“意思”有多大,这样的“动力机制”就变了味道,走偏了方向,脱离了正轨。

面对这些“有药可救”的干部,还需要几方面齐发力,将他们拉回来。一是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大效能监督的力度,加大对“不作为”现象的查处,给慵懒干部一定的警示和威慑力。二是组织部门,要加强对“不作为”干部的教育培养,使其在思想认识上改变,同时,要规范选人用人的考察,将不悔改的“不作为”干部排在选拨列队之外。三是单位“一把手”,要抓好和干部的谈心交心工作,了解他们的利益诉求和心理倾向,加强交流沟通,思想引导,纯洁干部队伍。四是干部个人,要加强自身的学习修养,常自省,常改变,时刻树立“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理念,抵制慵懒思想。

正所谓,遵守规矩不是无所作为,干净是为了更好地干事,把握了这里面的辩证法,为官才能走正道,任事才会有实绩。

作者:孙何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匿名?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新时期青少年人文与思想读本

    作者:谭棋介

    人文素质,从广义来说指一个人成其为人和发展为人才的内在精神品格。这种精神品格在宏观方面汇聚于作为民族精神脊梁的…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