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在江西省宜春市区至袁州区金瑞镇的一辆公交中巴车上,一名歹徒将5名乘客砍伤,当歹徒继续举刀要伤及更多乘客时,高三男生柳艳兵不顾自身被砍剧痛,上前夺下歹徒手中的刀。事发后,他与另一名同学易政勇被送医院救治,两人因伤情严重,无法参加7日的高考。 据悉,已有南昌大学等学校向柳艳兵伸出橄榄枝,表示愿帮他完成大学梦。(人民网,6月7日) 同时,搜狐网作了《你认为见义勇为的考生是否可以得到保送?》的调查,截止目前是,有超过75%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同意;学习好可以保送,不顾安危勇斗歹徒为何不可”,17%的被调查者选选择了“态度中立;见义勇为值得提倡,应该给予加分奖励,保送有待商议”,约7%的被调查者选择了“不同意;高考毕竟是学业上的竞争,不应有特殊待遇”。(搜狐网,6月9日) 看似,“见义勇为”的柳艳兵同学,上大学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但个人提出,请不要也不应给予“见义勇为”的行为发一个“保送”资格。 承然,柳艳兵同学的品德已经在全社会作了表率,站在人生的高考场上,他可以获得“优秀”或者满分。大家会说:“这名学生的成绩未必考不上大学,况且,品德已经这么高尚,为何不可保送”,更有高校会说:“我们就要这样品德优异的学生”。 但是,“世界上的一切都必须按照一定的规矩秩序各就各位”,这就是制度,制度的依赖于公平的体现。 高考,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选拨高等人才的一种重要手段,“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定的淘汰率是其制度设计的根本,承然,很多社会人士指出高考存在种种弊端,近年来,国家已在通过“试点自主招生、考试科目设计”等高考改革,但都要求必须参加考试,“保送”也是通过名额分配,学校通过一定的选拨才推选出来的。见义勇为的两名考生,没有通过“保送”和“自主招生”进入大学,并且也选择参加高考来实现自己的学业梦想,表明他们对高考的制度设计是认可的。 高考的设计,主要是从学识、能力上选择符合进入大学的学生。虽然德操是选拨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在这里,知识水平才是决定是否进入自己理想大学的主要标尺。高考测语、数、英,理综、文综,或加英语口试,都是为了从知识、能力上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已向柳艳兵伸出橄榄枝的大学,也请你们细细考量,即使有自主招考的权力,也公平公正地给这两名高中生一个参加考试的机会,而不要去破坏制度的公平。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首要价值。我国在不停地进行法律等制度建设。和谐社会的公平,要求的是在坚持权利公平、制度公平、机会公平、教育公平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的“凡进必考”,村干部的选拨都要经过演说,作出承诺。这同高考一样,是一套选人用人的机制。 制度设计的不公平,我们可以改变这种设计,但如果制度设计出来又讲特殊,就违背了制度的公平属性。近日,济南一考生高考迟到被拒,家长集体求情未果,虽然看似无情,却是制度公平的一种体现。教育部已决定待此次事故中受伤的两名高中生伤愈后,单独为他们组织高考,这本身就是公平的一种体现。没有见义勇为同样受伤的那名学生,也不要觉得自己是因为教育部给的是见义勇为学生的机会才能参加高考而感到任何不适,教育部给的是你俩同其它考生相对等的参考机会。希望这两名高中生早日康复,步入考场,做一回高考场上的“勇士”。 同时,我相信我国的选人用人制度会越来越制度化,也会越来越公平,希望人人遵守国家制度,共同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文/海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