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年4月底,已有11979人因违反中央八项规定而曝光,其中不乏因一餐饭受处分,一顿酒挪位子,一次违规丢帽子的案例。随着转作风的深入,党员干部普遍感受到“严”,部分干部却认为“干事就难免错误,不干事才不会违规”,敷衍了事,消极怠工,做敲钟和尚,当甩手掌柜。(中国新闻网,6月10日) 一年多的冲刷涤荡,作风建设的各项规定已逐渐成为众多党员干部的自觉选择,大家主动拿着标尺量一量,对着镜子照一照,绷紧了作风的弦,掌好了行为的舵。部分人却将“干净”和“干事”对立起来,狭隘地认为“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为官不易、为官不为,当太平官的思想有所抬头。为官即为民,有权当尽责。刘云山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推进会上强调指出,遵守规矩不是无所作为,“为官不易”不能“为官不为”。 克服为官不为,要以民本意识为重。诚如魏明伦在《牌坊赋》中所言:“历代清官,民之父母;当代公仆,父母是民。人治社会,替民做主;法治社会,民作主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只有坚持民本意识,以百姓心为心,打掉隔离党和群众的无形墙,密切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真正顺应民意,维护民利。 克服为官不为,要以“三严三实”为镜。在任何时候都要“严”字当头,守得住底线,经得起考验,管得住小节,时刻注意补好精神上的“钙”,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堵住思想上的漏洞,主动接受监督,筑牢拒腐防变的道德防线,凝心聚力解民之忧,谋民之利。 克服为官不为,要以敬畏权力为训。敬畏权力就是要牢记权为民所赋,应为民所用,就是要有“达则兼济天下”的忧国情怀;有避享乐、拒慵懒的勤政意识;有“身有所正,言有所规”的自律意识,做到位高自知,权重自洁。 “干净”与“干事”两者并非对立,严明纪律不是消极地守,而应积极主动地为。在内设“高压线”,外念“紧箍咒”的情形下,必须转变心态,化压力为动力,以作风建设为契机,将责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加强自我净化,清心正身,善作善为。(文/蒲公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