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厉行节约反对粮食浪费的实施意见》。《意见》规定,要从加强用餐管理、加强生产流通消费环节控制、建立食品废弃物管理、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和完善工作机制五方面,规范全省厉行节约反对粮食浪费工作。(四川日报2014-5-6) 制度建设的目的是控制!如何控制?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厉行节约反对粮食浪费的实施意见》,《意见》要求,在加强用餐管理方面,将建立公务接待审批控制制度,实行接待费用支出总额控制。公务活动用餐严格控制菜品种类、数量、分量,供应家常菜,不提供香烟和高档酒水,不使用私人会所、高消费餐饮场所。公务活动用餐支付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公务卡管理相关规定,实行一事一结制度,接待费用凭证应包括原始票据、派出单位公函和接待清单,单据不齐或内容不一致的,财务部门不得报销。积极推进公务接待服务社会化改革,有效利用社会资源为公务接待提供餐饮服务。 公款吃喝大手大脚、公务接待浪费严重一直以来就饱受社会公众所诟病。自中央出台八项规定以来,各级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大力加强党政机关厉行节约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不可否认的是,铺张浪费、顶风违纪的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并未得到有效遏制。接待应酬频繁,“三公消费”泛滥,不仅挤占了改善民生等资金需求,浪费消耗了大量资源,更是损害了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形象,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 “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多数基层干部认为,公务应酬越少越好,群众更希望干部特别是单位的“一把手”,更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示范带头地少应酬,多多净化社会交际的庸俗之风气、奢靡之风。把“舌尖上的浪费”用在为民服务上,把陪吃陪玩的时间精力用在钻研企业发展上,抽出时间多到基层走走、看看,与一线群众多交流,多了解群众的实际问题和困难,能解决的马上办,不能解决的研究办,力行勤俭之风,务实之风,才是党员干部为政的根本之道,也是实践群众路线的必由之路。 要真正管住公务接待,使新规不致沦为一场作秀、使其可持续,还需要在公开监督和严肃惩戒上下足功夫。从现实情况来看,最有效的措施无疑就是制度设计,越细化就越可操作与执行,越可执行就越有可持续性,也就可能避免新规“夭折”的危险结局。此次,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出台《意见》,从真正意义上,就是做出了建立公务接待审批控制制度,接待费用凭证制度等一系列规定,使得公务接待有了更多更具体的约束,为公务接待“瘦身”开出了良方,也让党员干部成为全社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表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