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以来,我并非一直是坚定的房价必涨的拥趸者。2003年,2008年,我两次认为房价即将到顶,但每次房价在我以为已经到顶的时候开始抢跑,然后狂奔,眨眼到了另外一个不可想象的高度,然而,在那个高度,那些自住型的购房者又像一只只被温水煮泡的青蛙,习惯于这一轮新温度,并且又错误地认为还会涨上去。 房价必涨,源于制度和人性。中国的土地政策是新中国从起家到革命到建设到改革的原点,1998年启动房改的初衷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消化产能,扩大就业,同时回收百姓的财富,此后,房地产这一灵丹妙药助推了中国经济黄金十年,也使中国各级政府成为世界上最有钱的政府,城乡面貌由于巨额的政府投资而山河换颜。而人性趋贪,在占有、享受、攀比之下,房地产成为中国百姓饭桌上年复一年的老话新谈,即使一生的血汗钱被房子兑换,人们也从不怀疑其中的制度设计是如此的魔术障眼。 经过最近两年的唱衰,只要地方政府不再救市,央行不再货币注水,本轮的房价下跌将会是实实在在的价格回归。限购这三年,房价虽然阴跌不止,但总体上,大多数城市都回到了2010年初的高点(温州等个别城市除外),而那时候的高点还是4万亿刺激的结果,抵消这两年的经济增长和货币贬值,理论上房价不应该再往上涨了,并要根据市场供需失衡而自动反向调整价格。前两年的鄂尔多斯、温州,最近的杭州、常州等城市的住房价格回调都是供需失衡的体现,简单说,就是土地卖多了,房子建多了,买的人少了,财富增长的速度赶不上趟了,本质还是实体经济和货币政策的挤压结果。 城市执政者忧心于房价下跌,因为意味着土地跌价,意味着土地成交量的减少,意味着地方财政的入不敷出,面对大干快上超英赶美的城市大开挖大交通大建设,没有了房地产,地方执政者就巧妇难为,他们像吸食鸦片一样早已离不开土地财政,未来几年的投资计划已经开工没有回头箭,如果市政工程比如新建或正在建设的高速高架地铁机场中途烂尾,房价下跌的预期可能更大,这涉及到城市对于未来的信心。 实际上,中国房地产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在东部沿海城市的城市化率已达到相对高度时,地方政府依然大跃进一般拆旧城建新城,而新人口的迁入又受到产业、交通、福利的制约,没有实体经济的有效增长,地方政府饮鸩止渴般在土地和房产上学小彩旗转圈,而不顾民众的财富是否同步跟上,也不顾新人口的留驻量是否匹配在建的住宅供应。 终于,在经济连续几年不景气的前提下,房价这一失控的风筝不得不掉下来。 但房价掉多下才能不致于地方政府破产以及银行坏账,个人估计,个别城市的总体住宅价格下跌程度大致在10%——15%之间,否则会造成大量的银行坏账,这也是当前趋于谨慎的央行所不乐见的。必要的时候,政府仍然会调整政策,再次使用化功大法,把相关的损失转嫁到百姓头上。如适当的货币放松政策,调节土地供应的速度和规模,继续大举用地方债撬动城市建设,用时间缓冲矛盾和抗性,不消一年两年,房地产又会回复正常,因为无论一线城市还是区域城市,哪怕是县城,中心镇,在划定的区域内,城市县城的唯一性都放在那里,当人口和资源相对平衡时,房价可以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存在,当人口有流入或流入大于流出和死亡,资源就会凸显价值的秉性。 因此,房价上涨,在一定程度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除非在制度上做出更合理或更公平的安排,但那样不是回到我们不愿意回去的所谓公平但实际更黑暗的年代,或者是去到《美丽新世界》、《1984》之类的未来,人有阶层,城市也有阶层,不管我们是否承认,社会的发展,必定建立在无法绝对公平之上的相对公平。 指望房价继续暴涨是痴人说梦,担心房价暴跌也是杞人忧天。 结论是,今年的黄历不适宜买房,如是自住,也要等到下半年看看再说,除了地段地段还是地段之外,千万不要去买供应量大的区域,尤其是塔吊林立的新城区。现金为王,肉包子在你手,狗就会围着你转。过了这几年,一旦经济恢复,流动性增加,房价还是会涨上去。这是一个停不住的游戏,全世界的政府都上了贼船,用发展掩盖当前的矛盾,每当水穷水尽时,人类的智慧总会让事情柳暗花明。就像总以为石油要枯竭,美国人却提炼了页岩气,不久的将来,新能源汽车更是大行其道。同样,再好的高层住宅,一百年后都要拆除,未来的城市是立体的。 买房子看上去够傻的,还不如租好吃好穿好睡好玩好,但不买房,人生的所得一样被租房之类压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年轻人的一半收入也是归于租房的。目前市面上的好房子,适合老年养老的,适合年轻人特性的公寓特别少,这个时代有些急功近利,鲜有人做一些前瞻的事情。好房子,是用来休息的,依靠的,温暖的,但现在的房子大多用来摆设,用来参照,用来镜像自己的浮躁和势利,当人们被房子奴役,国家被土地奴役,房子和土地作为载体,成为百姓和国家之间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器物,当人们明白我们是用差不多一生的劳动和接受现状来换取所谓的幸福时,这怨怼的彼此关系怕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对立。 只要大家醒悟,这房价就是失线的风筝,一头栽在地上。只不过,不破不立的事,我们也做不来,因为,买了房子的人都是既得利益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