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下午,在民建界别小组讨论中,全国政协委员、环保部总量司司长刘炳江好几次想结束发言,都在其他委员不停地追问中失败了。刘炳江坦言,现在在外面他都不敢说自己是环保部的司长。一次打车上班,出租车司机看他“像是个当官的”,硬生生没让刘炳江插一句话,数落他一路,“你看看你们把这个天搞成什么样!”(3月5日中国网) 众所周知,近年来,全国多地每到冬日总是要经历“十面霾伏”,尤其是北方地区雾霾污染更显严重。一时间,PM2.5口罩卖脱销了,百姓不敢出门了,“厚德载雾、自强不吸”等讽刺传于民口,要求政府控制污染、治理雾霾的呼声更是越来越高。然而,雾霾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功”,也就决定了治霾也绝非“朝发夕至”就能解决。 可是,即便如此。每当雾霾来袭,饱受霾苦的时候,我们的民众就不见得能保持应有的理性,冷静的对待了。所以,在这个时候政府部门无疑的就成为了众矢之的,成为了一切雾霾民怨的箭靶。于是,“政府治理不力”、“政府治理无为”等等质疑之声一篇哗然。 然而,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恶劣的雾霾天气?这成了大众心头共同的疑问。中科院的专项研究曾表明:“雾霾天气是人为粗放式排放和自然生态被破坏的直接后果”;机动车为城市PM2.5的最大来源,约为1/4,其次为燃煤和外来输送,各占1/5。为此,专家们还给出了应对措施就是要重点控制工业和燃煤过程,重点在于燃烧过程的脱硫、脱硝和除尘;同时要高度关注柴油车排放和油品质量。 然而,落实应对措施又谈何容易。正如全国政协委员、环保部总量司司长刘炳江在民建界别小组讨论中所言,谁都想拥有一片美丽的蓝天。可是,中国30年的发展现状却是汽车每年增加2000万辆,煤炭每年两个亿往上增,水泥占世界的三分之二。所以,当所有的公民一边向政府呐喊着“我要原生态,还我蔚蓝天空,金秋十月”之时,一边还样样不缺的活得最现代。 所以,在笔者看来,环保的责任,不仅是对政府的要求。正所谓,既然同呼吸,那就共责任。所以,企业、公民,同样责无旁贷。吹散一时雾霾,靠一阵风;廓清长久雾霾,却不能总靠“一阵风”。积累问题是长期过程,解决问题也需长期努力。多一些恪尽职守的各级部门,多一些运用“绿色技术”节能减排的企业,多一些践行“少开一天车”的车主,多一些主动进行垃圾分类的家庭,环境保护才能在戮力同心中破局,美丽中国才能在共同参与中实现。(方飞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