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有的是背景,我有的只是背影”。
这是一句引发广大寒门子弟同声唏嘘的网络流行语。
对于出身于农村家庭的大学毕业生而言,这句戏谑一语成谶。
中国社会科学院26日发布《社会蓝皮书:2014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蓝皮书指出,农村家庭普通本科毕业生就业最困难,失业率高达30.5%。
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加上这些年中国高校盲目扩招,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与日俱增,2013年更是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如果所有学子公平公开公正地承受这一教育与社会转型之痛,想必不会引起民意激烈反弹,成为加剧社会鸿沟、激化阶层对立的严峻课题。
现实无比残酷:蓝皮书“高校在校生与毕业生就业、生活及价值观追踪调查”指出,家庭的城乡背景对毕业生的就业机会有明显影响,城市家庭出身的毕业生的就业率(87.2%)明显高于农村家庭出身的毕业生(81.2%)。
其中,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城乡差异最大,城市家庭出身的毕业生的就业率(87.7%)与农村家庭出身的毕业生就业率(69.5%)相差18.2个百分点,而重点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城乡差异则分别为5.2个和6.5个百分点。
这意味着,三成来自农村家庭的大学毕业生注定要接受“毕业即失业”的悲催命运,相当程度上仅仅因为自己的父母是农民。
如果就此得出背景PK掉知识,成为决定命运的核心要素未免武断。比如城市家庭出身的毕业生进入外资企业的比例(10.4%)也比农村家庭出身的毕业生(2.5%)高,似乎与多种要素有关,比如外语口语水平,综合素质、阅历视野等都会发挥作用。
但如下数据却极易让人产生拼爹拼关系的联想:城市家庭出身的毕业生进入公有部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比例(47.8%)远高于农村家庭出身的毕业生。(31.1%)。而在重点本科和高职毕业生中,这种差异则不太大。城市家庭出身的重点本科毕业生月薪(3910元)只比农村毕业生(3849元)高61元;而城市家庭出身的高职毕业生的月薪(2218元)比农村家庭毕业生(2241元)则低23元。前者说明,在当下高等教育格局下,重点如985和211与普通高校在分配上的鸿沟持续加大;后者则表明,由市场主导、企业决定的分配却可以超越城乡界限,实现公平选拔。
因此,公有部门今后在选拔大学毕业生如何改革用人机制,实现透明化并接受社会监督已成当务之急——即使目前有了相对公平的各级国考,但在白热化的竞争下,怎样避免权力关系人情的暗中干扰,实现真正意义的公平公开仍需付出艰苦努力。
存在于城乡大学毕业生之间的巨大就业落差,是转型中国日益拉大的城乡差距以及贫富分化、阶层固化的缩影。如果任由其发展下去,势必阻碍人才的自由流动,加剧社会不公,进而危及社会整体稳定。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从高考恢复之日起就扮演着打破城乡界限、公平选拔人才,促进社会公正的作用,更有大批优秀人才承载着改变整个家族乃至乡村命运的使命,脱颖而出,为这些社会底层人群延续着希望,并成为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遗憾的是,伴随着大学教育逐渐淡去精英化光环,教育理念的滞后和与市场的严重脱节都在考验着中国大学毕业生的成色。但无论如何,对于寒门尤其是来自农村的底层家庭而言,勇闯高考独木桥还是现今社会提供的接近唯一的公平博弈的机会,考试过程中的各类加分和自主招生环节的各类黑幕已在动摇高考的基石,假如在关键的就业环节再被各种权力关系组成的潜规则击败,最终将使备受诟病的高考丧失存在的必要。
此前,“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表明,中国重点大学农村学生比例自1990年代起不断滑落。北大农村学生所占比例从三成落至一成。清华2010级农村生源仅占17%。由于城乡发展的先天差距和教育资源的严重失衡,近些年大批农村生源弃考已成社会一景。这些本来可能进入高校深造的青年,即使进入城市务工,也会遇到户籍等先天壁垒,无法真正享受市民待遇。保守估计,当下在中国城乡之间漂泊的农民工有两个亿。
实现城乡大学生就业平等远非大学招生分配制度和社会招聘制度变革所能承载,更有赖于深层系统的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顶层制度设计。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新型城镇化开启航程,农村集体用地变革大幕拉开,消除城乡户籍壁垒、实现社保统一等变革将率先在三四线城市上演,希望这样的背景能成为打破乡村贫困世袭、形成就业公平的崭新契机。
未来中国奋斗的目标,不仅仅致力于整个社会能依法公正地分配财富,更在于所有人都能在市场和就业中获得公平博弈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