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一批外来人员组织数百名老人在宜宾临港区一农家乐开讲座、涉嫌销售不合格产品或“三无”产品,当地记者10次拨打辖区工商所副所长的电话反映情况,但该副所长未到场调查处置。次日,宜宾市工商局临港经济开发区分局迅速作出反应,认定临港区白沙工商所副所长何军失职,当即免除其副所长职务。(12月18日 成都商报)
查处不法分子,乃是当地工商所的分内之事,然而,记者拨打副所长反应情况,该副所长却并未到场,这已经是明显的失职行为,群众事情无小事,如果没有及时处理问题,或许会有人上当受骗,到时候又将如何来追责。
但正如当事人何军所说,事发时正值周末,他在外地,因此当时无法赶到现场。而且电话又有问题,没有接到后来的几通电话。不管反映情况是否属实,但其辩解都很苍白,一则,既然在外地,为何没有安排其他人来处理?二则,电话有问题,既然前边的电话都接到了,那就应该引起高度重视,而不应听之任之。
所幸的是,当地分局迅速作出反应,不仅认定了他的失职,而且当即免除其副所长职务。这充分体现了当地部门的雷厉风行,也树立了知错就改的好形象。
然而,在为这个地方的迅速处置叫好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个别地方、部门仍然还存在这种现象:在事件曝光后会在第一时间作出高调回应,以平息媒体和公众的质疑和不满。而在媒体和公众暂时退场后,就开始念他们擅长的“拖字诀”,对负面事件进行“冷处理”,最后甚至不了了之,变成了“烂尾新闻”和“烂尾承诺”。
而要防止这种“烂尾承诺”的出现,关键就是要让事件的处理既要“打雷”,更要“下雨”,不仅要及时作出正面的应对,更应该对问题进行彻查,找到问题出现的原因,再向社会通报,给群众一个交代,而且在这个过程中,理应延长事件处理的链条,并建立全程公开制度,让群众看个清楚,给予群众监督的渠道。
其实,对于事件的严肃处理,既是依法办事、严格落实相关规定、让群众满意的一个举措,更是对干部的一种鞭策,通过这种方式,更能督促干部恪尽职守,让他们在思想上、工作上时刻都不敢放松警惕,从而将全副精力投入到为群众服务和为经济社会发展添动力中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