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留学生到了美国却和中国学生一起上课,“美国经验”变成了“在美国的中国经验”。造成这样不幸结果的,固然是有些美国大学见钱眼开、盲目扩招中国学生的政策,但主要的问题还在于中国学生本身。毕竟他们来到了美国,有着许多在国内不可想象的机会。美国即使是很基层的大学,质量也都是相当靠谱儿的。求学无门是不可能的。
我们可以再拿Delaware大学为例。美国的州立大学,一般质量都还是相当过硬的。Delaware谈不上名校,但还是属于比较入流的大学。该校的英语中心主任指出,一些中国学生,支付了住校的费用(即宿舍的房租和饭费),却同时在校外租房子住,违反了学校的规定。他们很少参与学校的志愿者活动。他们频繁地转换课程,目的是和其他中国学生呆在一起……
从这里,我们看到了未来“垮掉的一代”,也看到了当今中国教育的彻底失败。谁能缴了钱却不住校、在校外另租一套房子?你很少听说美国百万富翁的子弟作这种事。这更象是第三世界一些贪官污吏或者富得留油的阿拉伯王子们的气派。在美国,寄宿制度是精英教育的核心。常青藤一致严格要求低年级学生寄宿,就是要鼓励学生自己形成一个小社会,自我管理,培养社会技能、领袖才干,建构人际网络,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围绕着寄宿制的一系列活动,有时比课堂教育还重要,是美国大学教育的精髓,也构成了学生们未来事业的基础。所以,本来很平民化的大学,现在也在大兴土木模仿这种往日的“贵族”制度。Delaware大学有寄宿制度,恰恰说明这种学生很有“档次”。中国学生的这种作法,用夸张点的比方,就仿佛是重金买了个名牌表,然后把里面的表给扔掉,把印有牌子的包装盒留下来珍藏。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想想也不难理解。这些孩子从小一切都是被家长安排的,接受了一辈子的应试教育。进了美国的大学,突如其来地获得了自由:大多数事情没有替你安排,要自己作决定。不仅如此,还必须在一个自己不了解的文化和社会环境中作这些决定。这种计划人生的能力,恰恰是中国的教育一直回避的。所以,面对这么大的转折,这些中国学生不知所措,甚至被吓坏了。住在和美国人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宿舍里,一日三餐领教自己不习惯的食物,找不到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爸爸妈妈,这对他们来说实在难以忍受,仿佛落难了一样。你可以想象,在一条遇难的船上,只有一群不懂事的孩子,他们在惊吓之中会怎么办?他们会互相之间紧紧地抱在一起。这些找不到北的中国学生,所能作的就是去找其他中国学生。都惶惑不堪或被吓坏了了的人凑在一起,至少互相还能壮壮胆子。
那些自以为得计地为孩子安排着美好未来的家长,大多也是计划经济时代应试教育的受害者。寄宿制对于他们来说,就是自己过去的大学宿舍,目的不过是便于上面的管理。当志愿者,不过是上面派下来的“学雷锋做好事”,能逃一次就占一次便宜。殊不知,美国孩子从小当志愿者,为了是培养“社会责任”。这是领袖才能的核心。没有社会责任还怎么成为精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