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是一年国庆节,举国欢庆。我在想,我给祖国今年国庆的礼物是什么呢?思来想去,就是取消少儿和小学低段统一学英语的要求、加强国学教育,保卫汉语的呼吁。 关于当下汉语的危机以及保护汉语的必要,无需多言,恐怕稍有常识或稍微对自己母语有感觉的人都会有所感,这绝非威严耸听。谈到汉字危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郦波老师的话颇合我意:危机两个字还不足以形容汉字面临的困境,危机也不仅仅产生在汉字书写层面,人们的书写形式变化导致对母语情感的淡漠,会影响文明与文化的传承,这才是真正的危机。面临此情此景,官员、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各有招数,但作为一个普通公民,恐怕只有呼吁、呼吁,再呼吁了!
我就是,我只有呼吁。
有专家说,对于保护母语不能过于情绪化。这话当然不错,但符合当下中国实际情况吗?不符合。当下实际情况是全民学英语,是从三岁、甚至更小一直到大学都学英语,是学英语的积极性和冲动都几倍甚至几十倍的高于学汉语、学国学的积极性。情绪化当然不对,但当下的问题不是“化”的问题,是保护母语的情绪远远不够的问题。说实话,就当下英语学习和汉语、国学学习情形而言,我到真是希望呼吁学汉语学国学有点情绪化呢,举个也许是不恰当的比喻,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难道不需要情绪甚至化吗?十年动乱,导致我国国民经济近乎崩溃边缘,难道不需要改革开放的情绪甚至化吗?如此说,我以为,现在到了调动起每一个公民保护母语的情绪、甚至形成点化的时候了。我倒想反问下专家,面对全民英语热、汉语冷的情况,你们的情绪在哪里?你们为什么对全民英语热如此不置一词?
坦率点说吧,我以为某些专家的所谓智慧、全面以及超人的冷静正在成为中国进步的绊脚石。
还有专家说,保护母语不宜行政化,此言大错特错矣。纵观世界各国,绝大多数国家都推出法律法规和有力措施保护自己的母语。多年来,我国也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护母语,比如十几年前我们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再比如刚刚颁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还比如连续进行多年的、多个部委联合举办的推广普通话周活动等等,这些不都是行政手段吗?如果说有什么欠缺的,我倒以为行政的还不够多、还不够化,应该用更多行政手段和措施办法保护母语,比如在各级各类考试中减少或降低对英语的强制性要求,再比如在招工就业各类门槛中、尤其是与英语关联不大的行业和岗位,不得将英语作为强制性要求等,如此保护母语之行政“化”一定有力、有效。
也有专家说,为了救汉语而取消小学英语其实是把母语保护和英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对立起来了。这话说得对也不对。对,是指强化英语课的教学、考试和各种门槛设计而对母语考试、教学不做任何加强和改进,当然就是对立起来了;不对,是指请问说此言者:保护母语有无绝对、彻底管用的招数?如果有请提出来,我情愿把取消小学生英语的呼吁撤回。一个常识是,保护母语是由多种措施和手段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弱化小学生英语当然只是其中一招。
还有观点认为,取消小学生英语是一竿子打死英语,毫不靠谱。本人从来没有呼吁从小学到大学一点英语不学,呼吁取消或降低低段学生学英语的需求,怎么是一竿子打死呢?还有专家说,保卫母语没有必要如临大敌,吃英语的醋。我欣赏这种淡然甚至超然的人生态度,但以这样的淡然及至超然对待当下母语如此下滑的趋势,我不齿。退一步说,即使汉语吃英语的醋,我以为这个醋也要吃,必须吃,因为我的母语是汉语。
我们必须明确:一、中国人必须学好自己的母语即汉语,只要你还承认自己是中国人。二、中国人不必须学好其他语言,当然中国人会一种或几种语言更好。三、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主要是国学,因此每个中国人都应有点国学修养。四、我从未说取消英语,只是取消或降低低段学生学英语的要求。五、就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看,我也没有说让学生由学英语转到学语文,而是强调要学国学。
行文至此,偶见9月30日中国青年报的报道说,一项网络调查显示,对我国少儿英语教育现状表示满意的仅占11%,有不少家长认为孩子越早学英语放弃越早,对此,有不少专家认为1999年进行的英语教育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倒退。这篇报道当然未必准确,但它无疑给我们一个启示:当英语教学还存在那么多问题的时候,当英语教学还远远落后于人们现实需要的时候,为什么让我们的孩子小小的年纪就背负起如此沉重又不科学的教学方法所带来的不必要牺牲呢?!
2013年国庆,虽然情绪化、行政化,虽然醋意朦胧、有点火药味,虽然也许不那么逻辑、冷静和智慧,我仍然给我的祖国献上呼吁:取消小学英语课,增加国学教育,取缔社会少儿英语班,解放孩子,救救汉语。为什么我如此声嘶力竭的高喊,只因为我对这汉语和国学爱得深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