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七月,你的学校补课了吗?
7月2日,教育部通报了上半年查处六起教育乱收费典型案件,这些案件大多是与课外补课、校外补课有关。
7月5日,浙教厅发布《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严禁中小学暑假期间组织学生违规补课的通知》,通知要求,除经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可组织高三学生集中进行不超过两周的文化课补习外,其他年级不准补课。
补课,真的是一个说了又说的话题,但七月刚过,八月才来,又有补课的声音在耳边回荡。
补课,大多是指在节假日进行的学习补缺活动,然由于近几年教育行政部门的明令禁止,使补课这股风潮越显诡异。
现在的补课大多不以学校出面,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一中为例,补课行为由家委会出面,在外界来看与学校没有太多关系。而实际,家委会作为一个家长与学校进行沟通了解的组织,家委会与学校的关系是很密切的。而家委会作为一个“社会”存在的组织,便成了学校规避风险的重要途径。令一种补课行为更为隐蔽:由校方与第三方补习机构,外借场地,进行补课。
而有些学校则以“研究性学习”、“培优补缺”等名义进行文化课补习。
浙江经视评论员舒中胜在节目中说道,都说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补课这件事,虽然违反政策规定,但不能不承认,它有巨大的需求,有合理的内核。
无疑,现在的学生,无论是小、初、高,分别面临着升学考、中考、高考的压力。而正是因为这些被认为决定某些人“命运”的考试,使公然违反规定成为最廉价的成本。一些学校、第三方补习机构便俨然成为补课风的发源地。
在应试教育下,家长认为我们的孩子需要补课,恰巧的是某些学校与第三方补习机构刚好能满足家长的需求,如是,便一拍即合。应该这么说,补课的市场很大,而且越来越大,这在严打却仍盛行的补课风中便可见一斑。
如此看似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认为自己为子女做的够多的了,而也正是这些家长权力,往往忽略了孩子的感受。“让孩子过一个轻松、快乐的假期”这也是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3年中小学生暑期工作的通知》的初衷。
“凡是禁止的,其实都是公开进行的,凡是不被允许的,事实上往往都是被变通的。”这或许就是我们对现行基层行政部门不作为现象的无奈感慨。也许,正式某些教育行政部门的不作为,才导致补课成风的现况。
以浙江为例,省教厅自7月5日以来至今,在微博平台、教育厅网站在线咨询平台收到的评论(包括咨询、举报等)不下百条,多为不满学校违规操作的学生的投诉。
然我们喜见的是,省教厅的回应很及时,也很积极。在微博平台上,真正做到了每条必回。真应该赞一个,大赞一个。作为教育部门,在许多微博回复中,能很贴切学生的心理,在语言组织上拒绝生搬硬套,学会运用网络语言,放低姿态,这是服务意识的注入、这也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的一大成果。作为一个行政部门,能贯彻上级部门的文件精神和坚决执行自己的文件、通知,对于违规行为,坚决予以打击,这确实是一个行政部门在履行自己的权利与义务。
“严肃查处,当然能遏制补课风变本加厉,但无助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现在的补课也往往是家长与孩子之间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倘若不补课,孩子们大多天天在家上网、游戏;家长更担心孩子的中、高考。
或许是家长认为只有补课,才能解决这样尴尬的局面。
我们暂不提要改变应试教育这个大背景,我们不妨从现存的境地来考虑,我们能做什么?
宁波市海曙区便给出了一个很好的例子,“海曙区举办的青少年社会实践专场招聘会”在海曙区的孩子和家长中取得的好评声不断。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是否也能联合的当地青少年宫,举办几次这样的活动?
怎样过的有意义,这或许才是教育部的真正用意。
舒中胜:“当我们要求作出改变的时候,我们自身是否愿意改变?”
家长、孩子们是否都应该改变一下现有的想法?或许,将补课的时间,投入到亲情交流、同领人的交流、社交活动、社会实践中去,更有意义!
暑假还有二十多天,把握暑假,还来得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