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在中国怎么就成为了一庞大的产业链
时间:2012-11-01 19:16
来源:
作者:闹市一博
点击:次
公务员考试产业链蛋糕越做越大。从公务员教辅图书,到考前的基础班、模块班、强化班、冲刺班、点题班、万元包过班,再到交通、住宿、餐饮,到面试强化班、精品班、一对一班、封闭班、协议班和VIP班,到专门的公务员服装、形象包装等一系列产业,再到一些暗箱
近年来,公务员考试高烧不退,2008年金融风暴,就业压力趋紧,当年公务员“国考”报名突破百万。2009年公务员招考13566个名额,报名人数突破了146万;2010年招考名额15526个,报考人数141万;2011年招考名额17941个,报考人数133万。2012年10月24日,2013年国考报名结束,137万人报考并通过审核,最热门职位已达到9470:1。
与“国考”热同步的是公考培训热方兴未艾。2006年1月1日《公务员法》的颁布,确立了公务员综合管理类、行政执法类、专业技术类分类考试的结构,主任科员以下的非领导级职务“凡进必考”;如果在系统里还想升迁,从主任科员到厅局级以下,所有人还需要考试——这个群体占整个公务员队伍的85%,甚至95%。在某种程度上,公职培训的蛋糕就完全确定下来了。
公考产业链
公务员考试产业链蛋糕越做越大。从公务员教辅图书,到考前的基础班、模块班、强化班、冲刺班、点题班、万元包过班,再到交通、住宿、餐饮,到面试强化班、精品班、一对一班、封闭班、协议班和VIP班,到专门的公务员服装、形象包装等一系列产业,再到一些暗箱操作费用……"公考"所体现出来的经济拉动力让人不能不叹服。目前全国有近千家公考培训机构;仅教材市场就达十几亿元;每年约80万人参加公考培训,人均花费5000元;整个公考市场规模超过50亿元;某机构员工人数达六千多人,年入十余亿;而曾获得2亿元风投的华图更是跃跃欲“市”染指公考培训产业。
不言而喻,我国公务员考试产业链成大蛋糕的背后是靠国考热来支撑,换句话说,中国年青人报考公务员越来越多,其根本动因还是当今我国公务员无处不在的优越性。虽说国外一些国家公务员也是令人羡慕的“铁饭碗”,甚至“金饭碗”。比如在印度,拥有全球竞争最为激烈的公务员考试制度,数十万人争夺几百个职位的局面年年可见。在法国,公务员享有不少于25种补贴。
首都经贸大学的教授戚教授,提供了大学生愿意当公务员的比例:新加坡2%,美国3%,法国5.3%,日本求职意向当中公务员位居53位,英国公务员被大学生排入20大厌恶的职业榜,在中国76.4%的大学生愿意考公务员。于是戚教授得出结论,这是金饭碗,反映的是官本位的价值观。笔者以为,在就业难的前提下,中国公务员地位高、福利好、工作稳定而“清闲”、有着良好的升迁机遇以及实现政治抱负的远景。单从公务员这些表面优势就足以让大学生甚至研究生、博士生青睐,更何况我国对公务员,特别是对领导干部监督机制上的疲软,导致公务员大量的灰色收入,恐怕也是吸引大量中国青年报考公务员的因素之一。据说,印度公务员灰色收入超过本人工资,难怪印度公考也如此火爆。
俗话说,无利不起早。近日,哈尔滨市首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事业单位编制的环卫工457名。在11539个报名者中,拥有本科学历的占41.11%,但引人注目的是,报名者中竟有29名拥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对于此现象,见惯“大场面”的哈尔滨市人社局承认,此次招聘报名人数多、层次高,大大超过预期。其实出现这种局面,是隐藏在环卫工后面的事业编制。
29名硕士争当哈尔滨环卫工,从招聘信息看,至少有三个方面很有吸引力:一是此为事业编制,二是3年后可以得到晋升,三是可以解决哈市户口。在当今公务员考试“千里挑一”的高难度应聘下,参加相对宽松的事业单位招聘也不失为是条好的出路,在工资福利、退休养老、工作环境、社会地位等综合因素上,除了“公务员”这无人可敌的金字招牌,事业单位可算得上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综上所述,公务员这支队伍一共有800多万人,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去争公务队伍这座独木桥呢?究其原因是现在的公务员除无处不在的优越性以外,这个“铁饭碗”,永远砸不烂,也没人去砸。或者说,公务员的确职业比较稳定,收入比较高,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这是很重要的原因。再则就是如今公务员权力比较大,公权强大,公务员隐形收入就自然多。如今福利分房、低价房在一些机关单位仍然存在,一套福利住房也带来了一份隐形财富;目前存在的养老双轨制,不用交费,退休后由国家财政统一支付退休金,被很多人认为是国家公务员的特殊福利等等。基于此,公务员考试热不会降温,公务员考试产业链的蛋糕将会更大。与此同时,研究生争抢环卫工事业编制的事件还会发生,甚至博士生参与其中也未可知。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