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只有商业喧嚣,现在种万亩红高梁跟文学无半毛钱关系

时间:2012-10-19 18:39来源: 作者:凌国华 点击:
范珲发愁的是如何种出万亩红高粱。在莫言的家乡,由于收益太少,高密当地的农民已不种红高粱。如同血海一般连绵不绝的红高粱早已成为记忆中的景象。我估摸着一年要投入一千万,莫言老家所在辖区高密市胶河疏港物流园区管委会主任范珲说,钱从哪里来?不过,

  范珲发愁的是如何种出万亩红高粱。在莫言的家乡,由于收益太少,高密当地的农民已不种红高粱。如同血海一般连绵不绝的红高粱早已成为记忆中的景象。“我估摸着一年要投入一千万”,莫言老家所在辖区高密市胶河疏港物流园区管委会主任范珲说,“钱从哪里来?”不过,他说自己丝毫不会犹豫,“赔本也要种”。(新京报,10月18日)
  
   莫言引发的“诺贝尔奖效应”正在进一步深化和蔓延。作品断货、手稿天价,故乡高密也跟着脸上有光,甚至是那些火烧、炉包和萝卜,也因为诺贝尔文学奖而沾上了异常的“灵气”。因为有了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当地政府已经着手开发旅游、招商等一系列的活动,莫言带来的“诺贝尔奖效应”何其巨大!这不,莫言家的老屋也要修缮以开发旅游,甚至当地要种万亩红高粱,即使投入千万巨资甚至“赔本也要种”。这样的冲天豪气,令人称奇。
  
  很明显, 莫言获奖所带来的浮华喧嚣不可避免,并且可以预见,这种浮华喧嚣还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毕竟,这是备受推崇的首位中国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任何赞誉都不为过。我们也有理由去狂欢,有理由去喧嚣,甚至有理由去骄傲。我们对于“诺贝尔奖”的民族情结太深重了,长期以来的压抑,突然得到释放,确实需要有一个漫长的冷却期。就像莫言老家高密的乡人,“以前出省不好意思说是高密的,‘以后大大方方的,腰杆挺直了,俺是高密的’”。这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确实令人扬眉吐气。这样,莫言就不再是一个家庭的莫言,他是平安庄的莫言,是高密的莫言,是中国乃至世界的莫言。
  
  这样看来,不论是花费千万“即使赔本也要种”的万亩红高粱,还是由于“儿子已经不是你的儿子,屋子也不是你的屋子了”而必须修缮的莫言家的老屋,都已经具有了一种超然个人私事层面上的集体殊荣。这么大的荣誉,当然不是你自己的,不是你一个家庭的。你的成功,离不开这片养育过你的土地,离不开红高粱、白萝卜,甚至离不开“胶河里的水”。由此,你获得了荣誉,家乡应该跟着“沾光”,发展旅游、大力招商,这才是一个成功人士对于家乡的应有回报。即便心底对于修缮老屋、大肆宣扬有些不愿意,但还是“听政府的吧”,毕竟他们待你不薄。
  
  然而,冷静思索一下,众人至死狂欢的喧嚣浮华,到底有几多是真正从文学角度考虑,真正为了繁荣文学而孜孜不倦的?围绕莫言所展开的大多数活动,说到底很大程度上是借文学的名义来消费莫言。就像《人民日报》评论所言,“消遣与消费莫言正成为一种‘自觉’。……莫言笔下的魔幻现实主义包含着令人惊叹的狂乱与荒诞,但看来现实中的光怪陆离似乎也不亚于他的作品,至于自己也成了众人消费的对象,怕是已超越了 的想象。”这种借文学名义行商业之实的消费和消遣,只会令社会浮华喧嚣的程度更甚,是赤裸裸的庸常消费主义,与文学无关。这些浮华喧嚣只会借着已成功的纯文学单体来谋利,最多会令久矣边缘化的纯文学有一个短暂的受宠期,至于宏阔意义上的重振纯文学精神、文学发展第二春之类,作用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这个意义上讲,作品断货、开发旅游、招商引资等行为,不过是在文学外衣包裹下的商业行为,之所以披着文学外衣,是为了谋个好利润,就像水果需要施用膨大剂以求图个好卖相一样,如此而已。如此看来,花费千万巨资“即使赔本也要种”的万亩红高粱,不仅跟文学毫无关系,甚至还会落个“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的下场。这难道是一个在作品中不乏社会批判意识的世界性 ,愿意看到的吗?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乱世红颜小凤仙:为救国而放弃幸福

作者:上官晴

小凤仙是一个历史的符号,她体验过人生的富贵荣华,感受过社会的冷漠无言,感慨过孤苦可怜,经历过坎坷的命运。那一些…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