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车何不纳入公交系统—用特权来破坏公平,行吗?
时间:2011-11-23 23:04
来源:半壁江原创中文网
作者:陈烈
点击:次
甘肃的校车被撞事件,引发了全国性的讨论。结论无非是加强校车的安全和设备的先进性,给校车以特权的思想是一切一切讨论的底线。 这样其实就是用特权的思想来维护特殊的人群,虽然说这样没有错,但是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公平意思的培养。我们的社会本来的道德底
甘肃的校车被撞事件,引发了全国性的讨论。结论无非是加强校车的安全和设备的先进性,给校车以特权的思想是一切一切讨论的底线。
这样其实就是用特权的思想来维护特殊的人群,虽然说这样没有错,但是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公平意思的培养。我们的社会本来的道德底线是:尊老爱幼,大多数的人都可以做到车上主动给需要的人让座,在公共场所维持基本的道德底线。
而我们在没出问题之前,总是回避一切,总是用利益的遮羞布来掩饰一切。整个社会都用GDP的遮羞布来回避一切的问题,似乎增长就是目标,而缺乏人性的基本关怀,忽视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延续性。
校车为何不能够纳入公交系统,公交系统是公益性质的,用的也是纳税人的钱和国家的政策补贴。也是一个十分完善的管理平台,对于资源的有效利用有百利而无一害,为何要重起炉灶,玩一些新的花样呢?
虽然,温总理也已经表态,要打造完备的校车产业。这个是好事,但是从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没有好处,设置是在重复的浪费本不丰富的社会公共资源。
将校车系统纳入公共交通,无疑是资源的综合利用,而不是重起炉灶式的。老百姓相信都能够理解,因为我们尊老爱幼的思想至少还没有泯灭,如果将校车纳入公交系统,让我们的学生更早的融入社会,而不是享受所谓的特权。也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公平思想的重塑,设置那只是社会道德的重塑。
还有就是一套管理班子,而不是1+N的模式。从管理成本上来说,无疑是减少了N的“拖油瓶”。如同教育的村村建小学,到目前的小学资源和学生的集中趋势我们难道不可以想到,可以看到吗?
社会的成本意识,和管理的意思,我们在利益面前变得很是不可理喻。而真正的资源节约,我们却变得傻瓜一般。是思维的问题,还是思考的角度问题?聪明的中国人,此时如何变得如猪般蠢了呢?
还有就是,校车产业的特权思想还在作怪,学生无疑是最好欺骗,教育无疑是一些人谋利益的渠道,学校无疑是一些人对于利益的最好挡箭牌。
校车纳入公交系统将有百益而无一害,希望可以有点用处。
校车为何不纳入公交系统?!-胡适之-胡适之的博客
2011-11-20
声明: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人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胡适之博客”。违反上述声明的,本人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陈烈,生于1980年,诗人,号红尘浪子,人称胡适,曾用胡适之、反弹琵琶为笔名,生于子昂故里,沱牌家乡——四川射洪,2005年毕业于西南科技大学自动化专业,工学学士,工程师,佛山从事技术工作。文章《废除粤语的文化心态》,掀起了粤语废之争,并由此参加了“2010年:100个外地人在广州”的活动。
有《15亿中国人不敌2亿日本人?!》、《热评:合约涨价,为何有恃无恐?》、《微博是一种正义的让步!》、《“清明”是思想的回归!》被文化中国收录。具体内容可也浏览胡适之的QQ空间或者胡适之的博客。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