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教师:教书育人为本,教学研究要量力而行

时间:2010-11-04 22:33来源:半壁江 网 作者:吴非 点击:
教师的专业成长,教育教学科研三位一体,缺一不可。目前中学教师的教学研究环境不太理想,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偏向。某市一位青年教师来信说起,因为发表了几篇教育教学体会的文章,学校领导就认为他没有做好本职工作。那么,埋头教学不研究问题,是不是一定

  教师的专业成长,教育教学科研三位一体,缺一不可。目前中学教师的教学研究环境不太理想,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偏向。某市一位青年教师来信说起,因为发表了几篇教育教学体会的文章,学校领导就认为他“没有做好本职工作”。那么,埋头教学不研究问题,是不是一定能“做好本职工作”?判断力已经荒谬到这种地步了,我认为不值得争论。教师的教学过程,也是自己继续学习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既有新的困惑,也会不断地会有发现;教师对自己的教学需要不断地总结、提高,教师需要拓宽自己的认知领域,接受新的知识,如此等等,怎么可能一味地“埋头教书”呢?那种固执地把教师当简单劳动力的观点是极其愚昧的。教师不具备研究问题的能力,他的教学也不会好到哪里去。这已经被事实证明了。而在一些学校,有些管理干部既不能教学,同样不具备研究问题的能力,也从另一方面作出了证明。
  
  管理层面的认识有偏差,教师自身缺乏研究问题的自觉意识,可能是更重要的因素。在近年的各种评比评选中,出现了一些值得深思的现象,如,一些教师提交的教研成果竟然都是围绕高考命题的!“考研”取代了“教研”,匪夷所思。而更多的教师没有研究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在很多学校,教师不到职评不动笔,不客气地说,相当多的语文教师写作能力已经不如自己的学生。
  
  对教学研究,我听到老师诉说不少苦恼。在一些学校,申报课题都是领导领衔,普通教师申报课题比较难;有些学校,则是“课题”成灾,滥到了说不出口的地步,往往只有开题和结题,没有过程,靠的是杜撰,或者是移花接木。业内的潜规则,也制造了一大批没有实际价值的“科研成果”。凡此种种,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没有任何实际作用。
  
  我觉得,教师的课题研究要应当量力而行。中学教师的“科研”,更大程度上应当是“教学研究”,因而选题最好不要脱离学科教学。同时,教学研究不宜过于追求短期效应。选择研究方向要有些前瞻性,要能对本学科的发展有预期,对自己的教学有直接(或间接)的指导意义。反思这一问题,可以发现,一些学校的课题研究成果很丰富,但是审视三五年前的课题,竟然已经毫无价值;有的课题研究尚未结束,已经过时了;有的不但过时,辛苦一场也没有留下任何可以借鉴的经验。
  
  语文教学重在实践,实践也需要理智地全力投入;我们的实践有没有价值,也需要作客观准确的判断。作为普通教师,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固然很好,知道自己不能做什么也是有意义的。我大学毕业时已32岁(比现在的应届大学毕业生整整迟了十年),一些本当具备的知识能力欠缺,外语不通,没有系统地学习哲学(特别是西方哲学),以这样的理论基础,我深知自己暂不具备“科研”能力。因此我把较多的精力用于教育教学的实践探索。作为研究者,首先要对自己的能力有正确的判断,要量力而行,千万不可故作高深,贻笑大方事小,终将有害于教学。总之,选择的方向要基本准确,选题不宜过大,不要超出自身的能力,庶几能通过这样的过程提高研究问题的能力。当然,目前语文界的少壮派成长迅速,他们的理论基础好,精力旺盛,信心足,日后有能力去思考一些大问题。
  
  教师的教学研究最好能有一些实实在在的内容。我们常看到一些老师写出很精彩的片段。这些片段显示出作者不同一般的见解和智慧,写成一两千字的“教学短镜头”、“教学一得”或是“课堂智慧”,很出彩;但如果放大拉长为三五千字的“论文”或“教学实录”,那些精髓就被“稀释”了。为什么不写得精短一些?老舍说过“越短越难”,关键在于有没有价值,不在篇幅长短。宁可少些,但要好些。
  
  我也不主张功利地追求数量。千万不要想到一点什么就想到“我要写一篇论文”。物理学家王淦昌一生只写了14篇论文,陈寅恪先生甚至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理论专著,但是没有人怀疑他们在各自领域的地位与作用。
  
  青年教师,可以多写一些教学心得,勤于积累,等真正有所发现,再写论文也不迟。20多年前,我每天写一两则教育教学笔记,每则三五百字,记下了许多有意思的事和自己的想法,前后大约有三年。这些笔记是我个人对教育教学的思考,它记录了我当年的工作状态,真实地反映了我当时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认识水平。现在翻看当年的笔记,有些很可笑,虽然当时已经三十多岁,面对教育教学中的复杂现象,我的思考仍然显得很稚嫩。我感到欣慰的是,当年我在教育教学中敢于质疑的态度和探幽发微式的思考,对后来的思想发展一直在起积极的作用。
  
  不久前,我和一位教育局长谈到这样一种假设:大家都比升学率,比到一定阶段,有可能发现根本没有可比性,或者比得“八败俱伤”;而且,课改在发展,高考改革也只是时间问题,到那时,凭现在这支队伍能不能完成任务?这支队伍能不能发展成一支富有创造力的队伍?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可能从现在起就得下功夫。青年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勤于积累,勤于思考,不追虚名,扎扎实实地读一些书,才有可能对今后的教育教学发展持久地发挥作用。
  
  有件旧闻颇耐品嚼。陶汉章将军回忆,长征前,他正在前线作仗,忽接命令速回二军团司令部报到。陶汉章急回,到了司令部却发现无事可做。他屡次问参谋长李达:“我一没有打过败仗,二没有犯错误,为什么调我回来?”李达不言。40年后,李达率中国军事代表团出访,陶汉章随行,旧事重提,李达道出缘由:当年他认为陶汉章年轻,有文化,可堪大任,为避免其过早战死,请示任弼时后将其调离前线。——我说这件旧闻有什么意思,读者心照不宣,我也不想画蛇添足。让教师的教育生命牺牲在疯狂的应试教育中,无论对谁,都是不负责任的态度。给中国基础教育留点读书的种子,为来的发展准备一批骨干,那是战略家的思考;教师本人要有长远的专业发展意识,因为这是你的职业生命。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1)
10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古瓷谜云:古玩圈里的阴谋与真相

作者:笑谈天涯

古玩鉴定专业科班出身的秦明,接到恩师钱立行的电话,邀请他参加国内首次发现的柴窑青釉碟的鉴定。然而,就在秦明兴奋…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