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看了北京某大学中文系知名教授张颐武写的一篇文章《如果没有张艺谋》,文中他高度评价了张艺谋,他认为“如果二十多年来的中国没有张艺谋的存在,我们会感到寂寞;同时也会让我们的这二十年缺少了一个足以代表和象征我们的生存状态和文化处境的符号,我们会由此显得空洞。最直观的事情是,如果没有他,我们不会有今天的巩俐和章子怡。”呵呵,幸好,这位教授没有导出没有张艺谋就没有新中国之类的奇谈怪论,但仅此而已就使我这个曾经对博导之类高学历仰视的码字者无话可说了。
结合几年前他说过的轰动一时的论调:“一个章子怡,比一万本孔子都有效果。要像重视孔子一样重视章子怡,中国文化才会有未来。”---这些带有空洞并且扭曲的价值观的话竟然出自一位堂堂著名大学中文系教授之口?恐怕大多数有些文化的知识分子都难以相信自己的耳朵和眼睛!当然我也一样。
于是我又记起了有人说过的一句针对那位同样和他同校中文系为教授同事的经典话:“有些大学教授水平连教中学的资格都没有!”我想,这话虽然未必对张颐武教授适用,毕竟我们还没有过多了解其背后的学术贡献,也许这些浅薄的话只是为了其他目的而发出的言不由衷和不得已的话呢?但同时我一点都不怀疑这篇为张艺谋甚至以前为章子怡写的文章的学术水平之低劣。
事实上,客观评价一位文化艺术界人士的历史贡献自然有一套内部严格的文化价值判断体系,从政治思想、文化艺术价值的创造性和对社会大众灵魂塑造以及独立思考等方面的贡献将其作品摆上历史的天平去称量,特别是群众从他的作品究竟得到了了什么无可替代的东西,这最重要,而张艺谋等新时代电影艺术的代表人物并不像张颐武教授所认为的那样“历史在这二十年里选中了这个人,让他来用一种独特的方式将中国崛起的大命运转化为一种“形式”。我们发现在这二十年里,这个曾经用卖血来换照相机的摄影爱好者,普通的工人,以他的坚韧和才华,在中国的全球化和市场化的进程中变成了这个国家的想象力的不可替代的表征。”恰恰相反,在不少人眼里他怎么看都像是一个搞摄像的农民,国家的想象力几乎在他手里丧失殆尽,却和真正的艺术家所应该具备的博大艺术素养和思想内涵相差甚远,甚至他就是那个青黄不接的文化艺术时代的电影超生户,是那个文革后社会文化贫乏环境下必然的艺术怪胎。尽管几十年来制作上大手笔不断,可其人绝非电影艺术大师。
不错,他开启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商业电影的先河,其中尽管也不乏一二精品,可大多数影片只不过是他个人的一种潜意识里小农思想通过影视创作表达出来的意淫。一句“低级庸俗”的评价当不为过,比如《红高粱》里的野合、《黄金甲》里的袒胸露乳等场景足以“让人震撼的视觉效果”掩盖了不了其内容千篇一律的空洞以及无聊,甚至下流,其无不显示了其人艺术水平和文化价值观的低劣、浅薄。正如网友评价的那样:“张艺谋的作品可以用‘艺术的垃圾’来形容!如奥运开模式的封建杂耍场、红高粱的尿造酒(及野合!),并且还利用影片制作去诱奸女演员……仅此而已!”话虽过激但却不无几分道理。
那么为何北大张颐武教授眼里只有张艺谋和章子怡?一个堂堂大学教授还要为这些艺术次品制造者歌功颂德、把他们她们捧上天呢?我觉得,张颐武教授绝非如此不知好歹,要究其原因只要从张颐武教授这些年的表现就可一目了然了:一位为人师表的大学教师不在学校里好好教师育人却成天活跃于媒体上招摇,到处将自己往娱乐明星处修炼,所以追星追到张艺谋和章子怡等人身上也很正常,并且不揣冒昧地推测这种“追星”行为还颇具有功利性的,--毕竟至今他们手里还掌握着一些其他人无法企及的公共艺术资源,爱屋及乌,张颐武教授岂能不希望借一些惊世骇俗的言论来拉拉张艺谋和章子怡等的关系为己所用?
就事论事,并非有意和张教授叫板,我觉得,张颐武教授以后还是慎言为好,否则脱了你的裤子就剩下一个大学教授的头衔去遮羞了,而且退一步讲,如果自己真的对娱乐行业感兴趣的话,不如就跟张艺谋等去拍电影好了,也算物尽其用人尽其才,说不定将来还能够成为一位家喻户晓的大明星呢!
新闻链接:http://www.blogchina.com/2009092981485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