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路灯,大投入。大中城市几十万盏路灯的日常改造维护、电费支出、广告承租等方面都是巨额收支,从设计招标到验收维护,每个环节几乎都得花钱疏通。而动辄上亿元的豪华路灯亮起来的同时,往往倒下一批“小官巨贪”。(来源于:1月27日,新华网) 随着各地城市争相开展“亮化工程”,投资过亿的奢华城市路灯建设项目很常见。一些乡村在新农村建设中开展“点亮工程”,虽然投资额相对不高,却也串案、窝案类“蛀虫”滋生。笔者想问,是谁在给照亮夜空的路灯“涂鸦”? 一些业内人士心知肚明的“窍门”,在财政列支的制度设计里常常被忽略掉。只要路灯亮着,就没人在意财政资金是否存在“灯下黑”。在所有的腐败中,似乎路灯腐败成了“边角料”,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于是,路灯腐败的扣子越撕越大。 近年来由财政投资建设的天价路灯、豪华路灯,在多地新城区、景观区频繁出现。一些路灯单价高达四五万元,令人咂舌。有的密密麻麻不计成本,安徽灵璧县有个长达8公里的景观大道,两侧共有3排路灯,采用唐代宫灯样式路灯每隔30米一盏,合计近千盏,一年就要“亮”掉约300万元电费。 各地争相建设豪华路灯,频繁大范围更换路灯,路灯价格“注水”严重等乱象的背后,是地方官员政绩工程和利益均沾的心态作祟,这不仅导致公共资金使用效率低下,也暗藏巨大的利益输送空间。但凡有人举报,必定一查一个准,路灯亮,干部倒,并不奇怪。 其实,路灯行业并非无章可循。比如安装成本,由于灯具市场竞争激烈,可以说成本是透明的,离谱的路灯价本不该出现。比如路灯损耗,每盏灯的寿命大致一样,工作数万小时基本差不了多少,按批次更换也是科学的,损耗成本基本可以固定。比如电费,这更好计算,很难掺假,要想虚列动辄数万数十万的电费,很容易露出马脚。关键是,杜绝“灯下黑”,谁是责任人,谁来负总责,我们不知道。 路灯无处不在,生活不能没有路灯。可是,路灯腐败是不是大面积存在?是不是也会“抹黑”中国?这的确是个问题。毕竟,我们光顾走路了,实在没想到头顶的路灯竟然也藏着深深的腐败。 (文/李小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