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假发票”折射公款消费“真腐败”

时间:2014-05-23 17:26 来源: 作者:李子风 点击:
“假发票”的背后实质是公款消费的隐性腐败,是对权力的监管不到位,是对发票报销制度的强力质疑。一些单位“一把手”的公务消费报销仍有“门道”。只要领导大笔一挥、条子一签,公务支出就来者不拒,公共财政的门还是关不紧。一些单位的“三公”消费还不够透

据媒体报道,在中央禁令之下,一些行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或巧立名目,或化整为零,或空手套白狼,将发票“变形记”演绎得炉火纯青。这种形式成为少数人侵吞国家资产的便利手段。对于将私人支出转化为公款消费等“发票腐败”行为,网民颇感不满。他们建议,应加大问责和监管力度,公开支出明细,遏制公款消费潜规则。(5月23日,搜狐新闻)

在各种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以报销之名进行腐败行为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外出的食宿等往往可以公费报销,于是就出现一些人巧立名目,一些私人开销也开具发票予以公款报销。自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以来,公款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遏制。然而,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些公职人员、国企管理人员将一张张发票“易容”,摇身一变,披上了“办公用品”等外衣,光明正大的报销。

“假发票”的背后实质是公款消费的隐性腐败,是对权力的监管不到位,是对发票报销制度的强力质疑。一些单位“一把手”的公务消费报销仍有“门道”。只要领导大笔一挥、条子一签,公务支出就来者不拒,公共财政的门还是关不紧。一些单位的“三公”消费还不够透明,把公费支出当成本单位自己的“小金库”,怎样开销怎样记账怎样报销,都是自己看着办。官员之所以能通过报销的方式敛财,就是因为权力太大,而对权力的监管又不到位。

要想从根本上杜绝“假发票”的腐败问题,就必须健全完善发票报销制度,加大监管问责力度。强化财政预算公开,细化“三公”经费项目,管好“钱袋子”。通过“公开”支出明细,列出单位在礼品、食品、耗材等每一类型发票的报销情况,做到每笔花销有账可循,有证可查。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要加强联合监督力度,对各单位“财政资金”支出审批、报销、核算,实行源头控制。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匿名?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月光下的银匠:故乡河谷朦胧的光芒

    作者:阿来

    在故乡河谷,每当满月升起,人们就在说,听,银匠又在工作了。满月满满的升上天空,朦胧的光芒使河谷更加空旷,周围的…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