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后,媒婆张大娘来到我家,笑着对我母亲说:“大妮她娘,王家说了,明天是个好日子,想请你们先去他家看看。如果你们觉得能谈的话,再让二妮和二林见面。”
农村人对婚姻很慎重,女方相亲时总要将家里的亲戚朋友都带上,目的是让大家帮着参谋参谋。母亲也不例外,第二天早上请来了大姨、二姨、大婶和二婶等一大帮亲戚,一起来到王家。
按照当地的相亲风俗,王家摆了红糖茶和4盘糕点招待相亲的客人。虽然桌子上的糕点很诱人,但我母亲和姨娘、婶子她们动都没动一下。因为按照风俗,只有女方对这门亲事比较满意了,才可以吃男方家的糕点、喝红糖茶。
母亲她们看完王家的房子和家具后,心里比较满意。母亲对媒婆张大娘说:“家里的情况还算马马虎虎,不知二林人怎么样?”
张大娘听后,知道相亲的第一关过了,连忙笑着对王二林的母亲说:“大林他娘,快让你家二林出来见见他婶子吧!”
王大林的母亲连忙跑到房间里,将王二林喊了出来。王二林个子虽然不高,但人长得壮实,一看就是能干活的小伙子。母亲看了几眼后,低声问姨娘和婶子们:“你们觉得怎么样?”
大家朝母亲点了点头,表示认可。接下来才开始喝红糖茶、吃糕点。大家似乎饿急了,眨眼工夫就吃光了桌上的4盘糕点。
吃完东西后,母亲她们又闲聊了一会儿,便起身告辞。媒婆张大娘把母亲她们送出大门后,低声问:“下次是让二妮到这里来,还是让二林上你们家去?”
未等母亲开口,大姨连忙抢着说:“当然是让二妮到王家来了。”
大姨家生活很困难,经常吃不饱肚子,今天4盘糕点她吃的最多。按照风俗,姑娘到男方家去相亲,如果姑娘也对这门亲事满意,男方就得留大家吃中饭。大姨说让二姐去男方家相亲,其实是想再混一顿饭吃。
一个星期后,二姐在母亲和大姨、婶婶们的陪同下来到王家。二姐跟王二林两人勉强坐了一会儿,便一起跑了出去。母亲心里有点不高兴,责怪女儿第一次见面就跟人家跑出去了,一点规矩都没有。
大姨生怕母亲不高兴走人,连忙劝道:“既然他俩情投意合,你就不要计较这些礼节了。”
母亲清楚大姨心里想的什么,没好气地瞪了她一眼,心里暗暗骂道:“真是穷急了,生怕吃不到这顿饭。”
春节后,王家让媒婆张大娘来谈订婚的事。到了订婚阶段,女方就会向男方要彩礼。当时,女方家里如果比较穷,都会在彩礼上大做文章,向男方“狮子大张口”,又要东西又要钱。当地的风俗也认为,如果彩礼要得多,说明女儿身价高,娘家人的面子上很光彩。如果男方不能满足的话,婚事也有可能黄。
我家父母、大姨和婶婶等一起来到王家,经过一番商量后,终于达成了彩礼数目。王家除了给二姐买一套新衣服,打一只金戒指外,再给我家500元的彩礼钱。这在当时算是比较高的彩礼了。母亲很高兴,觉得女儿为自己挣足了脸面。
转眼就到了夏天,王家怕我家反悔,就让媒婆张大娘来商量结婚的事。开始父母不同意这么早让二姐嫁出去,因为二姐是家里的重要劳力,嫁出去了无疑是一大损失。
媒婆张大娘第一次上门,被母亲推托说二姐年龄小,打发回去了。可没过半个月,王家又让张大娘来了,说王家承诺,如果现在结婚的话,多给我家300元钱彩礼。那时的300元钱相当于一个男劳力两年的收入。父亲十分清楚,二姐迟早都是人家的人,既然王家提出要娶亲,再为难人家,情理上也说不过去。父亲便劝母亲说:“算了,人家三番五次地上门要求成亲,还是让二妮出嫁吧!”
“唉!”母亲叹了一口气地说,“我把闺女养这么大,还真有点舍不得呢!不过,女大不由娘,二妮迟早是人家的人啊!”说到这里,她又骂二姐没出息,订了婚就一门心思想早点嫁过去。
虽然父母心里都同意让二姐嫁过去,但为了显示我们家的身份和二姐的身价,还是让媒婆张大娘多跑了好几趟,才同意坐下来商量婚事。
半个月后,父母、大姨和婶婶等亲戚又一起来到王家。王家怕节外生枝,对我家提出的要求基本上是满口答应。经过来回几次商讨,二姐结婚的日子终于定下来了。
父母不是拿女儿当摇钱树的人,王家给了不少彩礼钱,父母最后都全部用到二姐的陪嫁上了。二姐结婚时,嫁妆是全村最多的,着实让村里人羡慕了一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