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爬山调还是二人台,它们都属于民歌的范畴。 我国的民歌艺术形式五彩缤纷,源远流长,反映了每一个历史时期人人们的社会风貌和风俗人情。 河套地区,随着走西口的人群不断涌入,天南地北的口音,三教九流的渗透,加上原来蒙古民族的长调,给爬山调和二人台清新而又多元的滋养,开创了崭新的局面。 爬山调由于世代口传心授,便于演唱,唱俩句停顿一下,一般现成了二行一段体的形式。 每段的每句的字数不定,自由变化。长的每句十六七字,短的六七字。节拍和音韵参差不齐,错落有致,耐人寻味。如下: 叫一声哥哥呀你不要往我家跑, 我那个没头鬼男人磨快了一把铡草刀。 麦子长豌豆园, 想了今天想从前。 爬山调多用比兴,或者蝉联,以及叠字重音。都是本地区劳动人民的口语,明白话,清新如白开水,粗狂如二锅头,细腻如蚕丝被。 我大我妈爱银钱, 填了枯井没有人可怜。 大青山的石头乌拉山的水, 枪崩鬼媒人五雷锥。 鸡蛋壳壳点灯半炕炕明, 烧酒盅盅挖米不嫌哥哥穷。 可以这样说,爬山调内容涉及天上的鸟,水里的鱼,地上的人。它是情歌,它是恋歌,它也是战歌。 爬山调和二人台都是内蒙古西部地区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 前者,是民歌。 后者是地方小戏。 它们是美丽的山丹丹花,红艳艳的樱桃。生长在塞北。二者的关系密切,有着血缘的关系,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是谁影响了谁,谁发展了谁都没有定论。我认为,它们是姊妹篇。 二人台产生与发展,据有关专家考证,在明朝嘉靖年间“丰州滩”【现在的呼和浩特】为中心,在包头,土默川和清水河流传。随着在草地出现了村镇,各种民间艺术,丰富了二人台艺术。 最初的“打坐腔”艺人,有的变成了专业演员 二人台演出,一般是一丑一旦,在四胡笛子,洋琴的伴奏下,踏着秧歌步子扭来扭去,唱一些民间小调,有时候还要穿插一些爬山调,形成了二人台的雏形。 二人台不断发展,日渐完美。有了音韵优美,流畅自然,讲究节奏。更需要说明的是二人台唱词比较固定,有了固定的牌子去。在长期的不断补充,丰富。特别是历代老艺人的用呕心沥血,不断创新。有了大青山调,河套调,伊盟调,漫瀚调等等。 走不完的西口,打不完樱桃。 二人台剧目繁多,没有一个人能够说的清楚。 语言的应用形式多样,比如串话,瓜嘴,绕口令,都是和辙押韵,听起来节奏明快,语言流畅。 通过不断发展,二人台艺术有故事,有人物,有情节,有矛盾。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更赋予它新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