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青:现在送礼都讲究量身定做、投其所好,如果领导人看不到,这种做法是不是显得很徒劳? 鲁培新:像奥巴马送的全家福刺绣,那是极特殊的情况。过去我们收到的量身定做的国礼也不是太多,比如说照片像、人头像等很少。因为这种量身定做的东西会花费很长时间准备,极特殊的情况下我们这么做,但是一般来说我们做得不多。 礼尚往来,数量基本一致 重青:国礼是不是必须“有来有往”? 鲁培新:对,送出去一份,一定会收到一份回礼,这是国际惯例,来而不往非礼也嘛。 重青:回礼的过程是什么样的? 鲁培新:对方来访问时,我们的礼品都是准备好的。我们领导人出国访问的时候,我们的礼品都带到专机上了,各个国家都不一样,到了哪个国家就把哪个国家的礼品卸下来。然后当地使馆拿出一个意见,这个送给谁,那个送谁,分好就直接拉到宾馆。 重青:在收礼时,中国有没有一些忌讳?例如中国人忌讳送“钟”,但国礼当中还是收到过钟。 鲁培新:我们不会太忌讳这种东西,清朝的时候,英国人、俄罗斯人送给慈禧太后很多钟,北京故宫有个钟表馆都是外国送的钟。对中国来说,没有什么严格的忌讳,但是有的国家有严格的忌讳。 文/重青记者 罗欢欢 毛泽东幽默解尴尬1974年2月,赞比亚总统访华,毛泽东在会客室同他聊起了“第三世界“的概念。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感觉耳目一新,两人相谈甚欢。 聊累了,毛主席正打算找杯子喝水,赞比亚总统突然拿出自己准备已久的国礼:一套铜茶具,向毛主席说道:“喝水吧!”。 毛主席哈哈一笑:“我喝不惯铜茶杯。”接着拿起来瓷茶杯。看着卡翁达一脸尴尬,毛主席风趣地说道:“我的好虽好,但一摔就碎。你的虽然沉,耐摔。咱们是各有千秋!” 邓小平爱屋及乌2013年5月27日,烟不离手的95岁德国前总理施密特与李克强会晤时,忍不住点起了烟,并强调说:“这可是邓小平的习惯。” 后来,国家博物馆展出的邓小平收到的五个烟盒似乎也说明了这一点。 1979年7月10日,缅甸总理吴貌貌卡是第一个给邓小平送烟盒的人。据邓小平的日记记载:“前往钓鱼台国宾馆看望缅甸总理吴貌貌卡,并共进早餐。”但遗憾的是吃过早饭,还没有来得及看老朋友吴貌貌卡送的烟盒,邓小平便坐上了前往安徽、上海、山东等地考察的列车。 据资料显示,1982年2月摩洛哥首相马蒂·布阿比德曾大手笔置办过一个纯金烟盒送邓小平。另外,1985年6月伊朗议长拉夫桑贾尼赠邓小平的银烟盒长达30厘米、宽25厘米,这是所有烟盒中尺寸最大的。 文/重青记者 罗欢欢
via 重庆青年报
作者:罗欢欢 责任编辑:毛翊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