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润恩抢救民间文学50年清贫不言悔 刘润恩拿出他刚刚出版的《襄汾民间故事选》递给记者,小心翼翼地像是递出一件宝贝。该书装帧精美,设计大方,襄汾县委政府已把她作为县上的礼品,成为全县力推的文化名片。 这是刘润恩出版的第七本书。他痴迷于民间文学的抢救与整理,50年乐此不疲,这与时下的快餐流行文化毫不相干,几乎没有市场回报,而且还要贴上时间贴上精力贴上自己微薄的收入。 抢救散落在乡野的民间文学让刘润恩又爱又恨,爱她,因为这是刘润恩生命的全部,是他的欢喜是他的快乐是他的精神的慰藉;恨她,因为这让刘润恩清贫一生且痴情不改无法自拔。 襄汾有个“蒲松龄” “说起搜集民间文学故事起源,还要从我上中学的时候说起。”67岁的刘润恩性格沉稳,不爱多说话,但说起留存在记忆中青春年少的往事,依然如开闸的水,一拨接着一拨。 襄汾自古多文人。受厚重的丁陶文化熏染,生活在这块古老土地上的人们,无论是从政从商还是务农,都会多多少少透出点书香气。古城镇京安村农民刘润恩就是出没于村头巷尾、茶楼酒肆的民间文人的代表。 襄汾有句老话:下了古城北门坡,京安能人比星多。当地流传甚广的机智故事主人公解士美,便是京安村人。民间有关他的传说很多,大都是诙谐幽默的机智故事。据说解士美自小聪明过人,好见义勇为,爱抱打不平,勇于反抗官绅豪强,且能以智取胜,经常为老百姓说话撑腰,是劳动人民心目中的理想人物,被当地人称为是“大能人”,“汉族的阿凡提”。此外,距离京安村不远处的刘庄村还流传着“七十二呆”笑话。这些呆人故事,塑造了一个典型的呆人形象,故事将善、美、智、巧扮为愚、笨、憨、傻的外形,来表达人民群众的诚实守信、纯朴善良,让人们在嘻笑谝谈中享受乐趣,陶冶情操,在省悟后得到人生的启迪。 刘润恩从小耳濡目染,对流传家乡的“智”“呆”故事产生了浓厚兴趣。在人们口口相传中,解士美聪明智慧、仗义正直的性格,呆呆憨态可掬、执著幽默的形象,渗透在他的成长岁月里。17岁那年,刘润恩在中学老师梁力的影响下,开始搜集民间故事与笑话,从此一发不可收。 在以后几十年的时间里,刘润恩如同进山寻宝一样,在襄汾农村的平川山梁沟峁间,寻访一个个隐在民间的“故事篓子”,用执著和耐心打开他们的门,打开他们的嘴巴,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地捡拾,把散落在民间的一地珍宝收集起来。刘润恩也因此赢得了一个美名——襄汾“蒲松龄”。 刘润恩的“呆”气 刘润恩搜集的故事主要以解士美故事和“七十二呆”为主。 为了搜集这些故事,刘润恩也像他故事的主人翁一样,用尽了“智”气和“呆”劲。他逢人就问,但经常碰壁。 京安村有个陈老汉是个“故事篓子”,老刘开始拜访他时,陈老汉不高兴地说:“谁有功夫陪你闲扯淡!”刘润恩碰了一鼻子灰,不气不恼不灰心,三番五次去上门,又递烟又送酒,还帮陈老汉干杂活。他的至诚终于打动了陈老汉。他第7次一进门,陈老汉就说:“你坐到炉窝里烤火着,我给你讲咱村解士美的故事。”之后,俩人结成了忘年交。 南辛店乡刘庄村的“呆”故事流传很广。早些年,刘庄人外出时常被乡邻调侃作“刘呆”,因此以“呆”为耻,认为“呆”故事是在寒碜、作践刘庄人,甚至忌讳外人提及这一字眼。因为刘润恩一心搜集“呆”故事,不少刘庄人对刘润恩十分反感,甚至扬言要找他算账。后来刘润恩的《七十二呆》一书出版后,刘庄名声大振,“呆呆”作为襄汾民间文化的瑰宝成为一个地方文化品牌,刘庄人才明白,老刘是在为刘庄办好事。现在刘润恩成了刘庄最受欢迎的人。 西贾乡东毛村有个盲人张小安是个民间说书人,肚子里的故事特别多。因为不认识字,全凭一张嘴说,为刘润恩搜集增加了难度。但刘润恩用了3年的时间,从他口里挖出几十万字的两本书,其中的辛苦,只有刘润恩知道。 采录民间故事,刘润恩最大的难处是没有录音机,只能采取最原始的办法:笔录、脑记。这种方式最大的缺点是笔记记不全,脑记记不准。为了保证故事的完整性和忠实性,“经常多次上门,请讲述人反复讲,然后回来追忆补记,整理成文。”这一句“多次上门”,包含的是风餐露宿和披星戴月,是闭门羹和不理解。 50年的清贫与坚守 50年的故事搜集让刘润恩付出了艰辛的代价。 刘润恩上有高堂父母,下有四个孩子,均需上奉下养。他曾当过8年民办教师,每天的报酬是6分7厘8。后来辗转文化站工作,仅靠每月30元的收入就要养活一家8口人,而且这30块钱的收入中经常有一大部分又用在了搜集整理民间故事上。不仅如此,为了搜集故事,他下班后,经常把包一扔就不见了人影,家里地里活什么都顾不上管,夜深人静回到家,还要点灯耗油写稿子,为此,经常遭到家人的抱怨。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许多人忙于做生意、跑运输,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执着于搜集故事的刘润恩却一直过得很窘迫。 因为搜集民间故事,刘润恩不停地更换职业:从民办教师,到文化站辅导员,到《山西民间文学》杂志的编外人员,再到乡镇企业打工……奔波的人生,让他至今仍然是农民身份,老无所养,但却痴心不改。 “有些事,对我来说,至今刻骨铭心。”说起往事,刘润恩心情激动,“为了搜集故事,我节衣缩食,多少年舍不得添一件新衣服,经常是一身衣服洗了穿,穿了洗。在镇文化站上班的时候,我住在机关院里,经常是在天晴的晚上等别人都睡了才赶紧脱下身上的衣服去洗。晚上睡觉前,要喝很多的水直到喝得肚子发胀,为了第二天早上能早早起床去院里收衣服。记得最困难的时候,家里的钱都让我给用了,连醋都买不起,我爱人无奈就从娘家拿点酸菜回来当醋使。”虽然事隔多年,提及此事,老刘依然流露出对家人的深深愧疚。 刘润恩的女儿对父亲搜集故事不顾家的往事感触很深。在她的记忆中,繁重的农活、一家人的日常生活,全是母亲家里地里两头忙,父亲不是出门搜集故事,就是伏案整理书稿,他们很少感受到父爱的温情。 面对别人的不理解,刘润恩曾作打油诗自勉:我知有人笑我呆,岂知呆也不容易。吃得苦,遭得罪,耐得穷困忍得气。唾沫星里干事业,不理解中去寻觅。忙中有乐唯自知,苦中有甜谁晓得。 呆呆和他的追随者 “我为什么对抢救民间文学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刘润恩说,“原因是‘故事篓子’李兴源老先生的去世对我的刺激。”1985年,他到襄陵镇南街村去找有名的“故事篓子”李兴源,却不料老先生已病卧在床,不能说话,不久就去世了,连同他的一肚子好故事都带走了。 随后,姚村的严国杰去世了,西里村92岁的程英英去世了……一个又一个的“故事篓子”接二连三地离开,让刘润恩特别着急,非常无奈。“我一直有种愧疚感和负罪感,那就是没能在许多‘故事篓子’还健在的时候从他们肚子里多挖出一些故事来。如今许多好故事被他们带走了,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留下了终生难释的遗憾。想到这一点,我就心疼得想哭。” 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为了让年岁大的“故事篓子”把更多的故事留下来,刘润恩与几名民间文学爱好者走到一起,共同承担起了抢救民间文学的重任。虽然没有报酬,只有辛苦,但对民间文学的热爱使他们成了志同道合的伙伴,只要刘润恩一个电话,他们开着自家的小车,扛着照相机、摄像机就来了,与刘润恩一起寻访“故事篓子”。 为了启发群众,他们在农家院里举办“故事会”,请来擅长讲故事的老人现场示范、抛砖引玉,想方设法打开更多农民的话匣子,挖掘出更多的民间文学。 这是一个忘我工作的团队,刘润恩说,他们不怕苦、不怕累,只有对民间文化的一腔热忱。60多岁的陈玉广自己掏钱学电脑、买电脑、买打印机,在不到5平方米的小屋当中没日没夜地修改、打印;杜萍的孩子面临中考,可是为了整理民间文学,她顾不上回家,一直坚持采访工作;王云、祁锋杰二人录像、刻碟、跑外勤,默默地完成着后期工作。 自筹资金重奖“故事篓子” 2010年11月20日,刘润恩做了一件震惊襄汾的大事:他自筹资金在县城交通大厦隆重召开“首届襄汾县民间文学征文大赛”颁奖大会,重奖民间的“故事篓子”,临汾市和襄汾县的一些头面人物也前来捧场。 刘润恩知道,由于流行文化的强势冲击,对民间口头文学的抢救,已经容不得一丝松懈。当年年初,刘润恩决定用有奖征文大赛的形式向社会各界征集故事。他们在各大网站、论坛发布关于抢救襄汾县民间文学征文大赛的启事,还印发了1万余份传单散发到人们手上。 短短几个月时间,他们就收集到3000多个小故事,经过文字整理,很快形成几部书稿。去年4月起,“襄汾民间文学征文大赛作品集”系列陆续付梓,去年10月,《张良的传说》《盘道民间文学》和《古话篓子关振南作品专辑》三部作品集面世。 刘润恩说,举办这个颁奖大会就是为了兑现当初对大家的承诺。一方面是想对一年来的征文工作做一个全面总结,该表扬的表扬,该鼓励的鼓励;另一方面,也想借这一机会,感谢在此次征文过程中给过他帮助的人们。同时,对今后长期征文也是一个很好的宣传和动员。此次会议接待费用,全部是向社会上的热心人募集所得。奖品并非现金,而是由他向全国各地的热心文友征集到的书画作品,其中不乏名家,价值从千元到4万元不等。这样的奖品在其本身的价值之外另有深意:获奖者对保护传承民间文学所做的贡献,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 农民奖励农民,本身就是一件稀奇事,而他奖励的原因和奖品更让人称奇。这件事作为当时的一段佳话一度传得很远,省市县不少媒体还专门作了报道。 “抢救民间文学,要多一点使命感、危机感、紧迫感。为此,我呼吁有更多的仁人志士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恳祈社会各界给予同情、理解和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刘润恩动情地说,“我曾无数次想过,襄汾县50万人,假如能有0.1%的人关心实施这项工程,我们的抢救成果该是何等地辉煌!” “呆”人沾了“呆”的光 50年做好一件事,刘润恩因“呆”受贫受苦,但也因“呆”得福。 首先是他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准确地说,叫“呆名度”。这个“度”很值钱,到了哪儿都受欢迎。他搜集那么多故事笑话,但变不成书就无法存世,等于废纸一堆。为了能够把这些故事编成书正式出版,他多方寻求出书资金。许多人和单位一听说就那位写“呆”故事的作者,就伸出援助之手。古城镇政府拿出5000元,县委宣传部支持1万元,盘道村筹集1.5万元,一位姓关的筹措了3万元,有个做小生意农民,一下就给他拿出5万元,《张良的传说》等三本书就是这样在大家的支持下出版的。 “我之所以能够坚持到今天,是和许多人的帮助离不开的。”刘润恩说,有两个人不能不提到。一个是曾任襄汾县长的王国平,当他知道刘润恩收集了几十年的民间故事却没有能力出版成书的困境后,当即批示:“老刘这些年以个人名义挖掘抢救了大量的传说……难能可贵,县府应予支持。”在王国平的支持下,一本40万字的豪华本《襄汾民间故事选》正式出版了。 另一个是山西华鑫公司的董事长贾建国,当他知道刘润恩给一个居民小区看大门时,就在华鑫公司办公楼专门给腾出三间房子,粉刷一新,提供一应办公设施,用电用水取暖全部免费,每月还付一定的生活费,什么工作也不给他分配,让他专门搞他的民间文学。这位有着大爱的民营企业家这样说:“老刘为了襄汾的文化事业付出那么多,不容易啊!他的呆精神感动了我,我不图他任何回报,干好他钟爱的民间文学就行!” 在热心人的资助下,“呆”人刘润恩的事业红火了起来,成立了呆呆文化工作室,编辑出版民间文学刊物《呆呆》,让更多的人了解“呆”文化。 擦亮襄汾的文化名片 近年来,襄汾县委政府把打造“文化强县”作为未来的施政目标,而刘润恩收集的民间故事就是“文化强县”的两张名片之一。襄汾县原文联副主席杜玉柱讲:“文化强县的硬件是丁村遗址,软件就是刘润恩整理的‘七十二呆’和‘解士美故事’。如果没有刘润恩50年的痴心不改,随着那些‘故事篓子’的相继离世,散落在乡野的民间文学就可能消失,是刘润恩的努力擦亮了襄汾县的文化名片。” 对于刘润恩收集整理的民间故事,我国民间文艺界泰斗贾芝先生给予高度评价,称之为“在全国各民族口头文学的发掘中,一个熠熠闪光的金矿”,是“襄汾县在发掘中国民间文学遗产中的巨大贡献和骄傲”。中华孔孟学会理事长陈立夫先生读了“七十二呆”笑话后欣然题词:乐取于人以为善。 目前,“七十二呆”和“解士美故事”已被正式列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呆呆故事为原型的30集大型电视连续剧《大能人》,剧本已经写好,由全国知名剧 梁枫主笔,只在等待时机正式开拍。 “呆”人刘润恩已成为县里的名人,在“呆”故事的发源地刘庄村,村委会不仅摆席招待他们,还组织村民本色演出“呆呆的故事”;在百度“襄汾”贴吧,“低头看丁村”、“幸福岛影楼”、“襄陵狂生”等吧友自编、自导、自演“七十二呆”故事,通过视频,将呆呆的故事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当我们为刘润恩“只管耕耘、不问收获”的精神深深敬佩之余,襄汾县原文联主席曹文敏却为老朋友的晚年生活颇多担心。“刘润恩是在做一件本来是政府部门应该做的公益事业,他为保护民间文学付出了太多太多。如今,刘润恩年事渐高却老无所养,希望有关部门能够给以照顾,并希望你们媒体能够帮助呼吁一下。” “民间文化植根于民间,是中华文化中极其珍贵的一部分。在当前这个急剧变革的时代,在影视文化的强势冲击下,口口传承的民间文化,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刘润恩说,“民间文学已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不管前路有多么艰辛,我都要坚持不懈地做下去。” 这是一个农民50年的坚守,这是一个农民清贫但无怨无悔的选择! 本报记者 米厚民 柴俊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