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江北醉人的年景

时间:2011-01-31 05:36来源:山东济宁 作者:孙守名 点击:
江北醉人的年景 山东济宁/孙守名 江北的中国年,是一首妙趣横生的唐诗,是一道情景交融的风景。生活于南国的人们,是很难品味到那种醇浓的甘爽。年的味道从进入腊月始,并非大年初一止。这年啊,风风火火,一直到二月节才能看到她远去的模模糊糊的背影。 过

  江北的中国年,是一首妙趣横生的唐诗,是一道情景交融的风景。生活于南国的人们,是很难品味到那种醇浓的甘爽。年的味道从进入腊月始,并非大年初一止。这年啊,风风火火,一直到二月节才能看到她远去的模模糊糊的背影。

  

  过了初一是初二,这不是一句无聊的话语,在江北,它有着特别的令人心醉的内涵。初二,开始走亲戚,也就是走家访友。不过,回娘家却成了江北的风俗。凡是出嫁的女子,不管年份多少,都要在这一天回到父母身边,重温昔日严父慈母的恩情。早早起床,梳妆打扮一番,拿出素常珍藏很少穿出门的新衣穿上,提着大篮小篮,大包小包,领着或抱着孩子,带着如意夫君,兴致勃勃而归。一家人欢声笑语地行走于路上,幸福漾在每人身旁。看吧,村南舍北,十里八乡,蜿蜿蜒蜒的崎岖的小路上,全是些回娘家的红男绿女,还有那些比过大节还要兴奋的活蹦乱跳的孩子。父母望眼欲穿地等在村口,看着别家女儿已然回家,心里酸酸的,忐忑不安地期待着。一旦自家的女儿将夫携雏地出现在视野,老人必三蹦六跳地冲进邻家,央及熟人帮自己去接女儿带回的大大小小的各式礼品。这哪儿单单是让人去接礼品,分明是一种炫耀和自豪!那得意洋洋,那心花怒放,全都写在脸上呢!更有趣的是那些已经找到婆家尚未出嫁的女子,这一天那个准丈夫是必须来的。男方更不敢稍微怠慢,掉以轻心,年前所有的礼品都已料理齐备,只等这神圣的初二到来。一大早,几个在村里有头有脸的人围拢来,与这心里七上八下的准新郎一道出发,大车小车,包包装满。送新郎的人群里面必有几个能说会道饮酒超常的人,因为女方家里早就预备了三五个喝酒的行家,他们打算要灌倒新郎的,没人抬酒万万不可。

  

  初三、初四不出门,这是惯例。到了初五,便和腊月二十三一样是小年。那些吃水饺厌烦了的孩子开始吵着闹着要吃别样的东西,你就是闹下天来也不行,毕竟是小年,大人必然想方设法让你就范,最后吃到嘴里的还是那些香甜的透着诗意的实实在在的扁食。最终小孩子发现上当受骗,提出各种条件,但这顿饭已经吃完,谁还会理你?初六,是串门的好时节,俗话说三六九朝外走,一点也不含糊。走亲访友的人络绎不绝,大街小巷,纷纷扬扬,乐着,笑着,跑着,跳着,到处洋溢着中国年的气息。庆六十六,这是北国的情调。六十六,七十三,这是两个很重要的数字,也是人生的两个关口。在古代,人们的生活条件奇差,能活到这六十多的老人寥寥无几。但今非昔比,生活条件好了,幸福指数高了,百岁老人已然很多,但江北的旧俗却没有丝毫改变。初六过六十六,初七过七十三,初八庆八十,初九该过九十,然而儿女们孝顺,往往要图个吉利,年前腊月十九或二十九就会提前过完。这些节日是大节,非同寻常,这一天所有的亲朋好友都会如约而至,主人家备上几十桌大菜,中午围拢来,风风光光地吃上一顿,该上寿礼的上寿礼,该磕头的磕头,该放鞭炮的放鞭炮,热闹着呢。一旦谁家老人在这天过生,半个村庄的人都会忽忽拉拉过来帮忙,也有交寿礼的,三块五块都行,谁去在意这个?说是帮忙,其实,还不是为这顿丰盛的午餐!主人家才不在乎,喜庆嘛,那就有个喜庆的样子呗!

  

  正月初七送火神。这一习俗不知始于何时。据说,火神也叫灶王爷,是玉皇大帝派到人间访贫问苦的小吏,主管人间烟火。人们在腊月二十三把他虔诚的请到家里,到了初七这一天晚上再把他恭恭敬敬地送出村外。刚嫁出的女儿在这一天一律回娘家躲火,倒不知是什么缘故。火把是早早绑好的,它的主干一般是玉米或者是高粱的秸秆,三五根绑扎在一起。一到有了夜影,朦朦胧胧中,忽然从各家各户窜出一些半大小伙子,手里拿着火把,边喊边跑,边跑边喊。很快,他们聚集在街道巷口,三五个,七八个,十来个……越积越多,把个天空照耀得形同白昼。一声呐喊,一群火把向村外奔跑而去,不断有火把加入流动的行列,然后又汇入从其他村庄冲出的火把群中,很快成了火把的海洋。几个村庄的火把最终聚集到最大的几个村庄交叉的十字路口,所有的火把堆积起来,燃起的熊熊大火直冲霄汉,一直照耀到遥远的山峦。毕毕剥剥的鞭炮声伴随着火光烟雾弥漫在夜色中,给江北的大地注入无数的诗韵和情致。大人们也都跟着出来看热闹,他们站着高地上,看看斑斑点点的灯火,谈论着开春的打算。忽然传来吵闹声,不用说又是攀比火把时起了争端,大人们火速赶过来加以劝解调和,要不又会打起架来。哪家的柴垛被坏坏的孩子给点着了,哪家的小孩子的棉鞋、棉衣烧了个洞……这一夜啊,大人们别想有一些安生。

  

  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元宵佳节,新春期间的节日活动也将在这一天达到一个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点起万盏花灯,携亲伴友出门赏灯、逛花市、放焰火,载歌载舞欢度这一佳节。花灯,在故乡,有的是买来的,有的是自家做的。其实,做花灯也不是什么难事,找几段竹子,用刀破开,理出细细的几条,然后扎个花灯的轮廓。花纸集市上就有,几角钱就能买好些,围着轮廓糊一圈花纸,里面固定好蜡烛,一个简易的花灯就大功告成。要想做复杂一些的,就找村里的能工巧匠。他们做的花灯,有游龙戏凤的,有吉星高照的,有大富大贵的;有龙灯、宫灯、走马灯、纱灯……还有的花灯别出心裁,里面的鱼啊,羊啊,小白兔啊,旋转不停,四周的灯壁上却是灯谜,简洁流畅,读来朗朗上口……也是一上灯影,各式花灯齐出,小孩子们热热闹闹,提着灯,满村子里乱跑,比着谁的花灯漂亮,谁的坚持的时间长久。家乡有围着大坑照灯的习俗,坑很大,四周全是未萌待发的柳树,坑水清澈莹碧。四周渐渐汇集了放花灯的孩子们,提着灯,三五成群地围绕着大坑转圈。天空,群星熣灿;地面,星火点点。和着嬉戏声,给北国的大地增添了诗意和魅力。花灯,是可以撞的。自家的很快要燃完,怎么办?比不过人家,坏小子们就装着不经意跌个跤,花灯就撞在人家上面,蜡烛一倒,花灯着火。脾气好些的,就此作罢,放灯的兴趣刚刚燃起的,自然要大闹一番。四周围拢来不少看灯的孩子,边笑边闹,这不,又有撞灯的了,火一着,一分钟不到,花灯化为灰烬,唉,谁还打架啊,哄闹着到别处玩吧。

  

  二月二,荠菜扁(水饺),也不咳嗽,也不喘。这是家乡的民谣。二月二这一天,大抵是都要做荠菜扁的,葱绿脆嫩的荠菜散发着幽香,被包进水饺里面,吃在嘴里,五体透爽,自然会祛除各式疾病。荠菜,买来的,大都是过了几天的,不如自己到田地里去挖。伴着春天气息的来临,麦苗已经返青,绿绿的田地间,各色野菜争相萌发,提着圆圆的菜篮,拿着把小铲子,走在松软的田塍上,挖到那些油绿的荠菜,轻轻放入小篮子,别有一番情趣。回家洗净,切好,混入些肉屑,包成荠菜扁,吃到口里,甜在心里。这二月二,还是龙抬头的日子,人们认为这天正是苍龙登天之日,俗称龙抬头。它一般处在惊蛰之后,大地回春,万物复苏,农耕在即,一切都是新的开始。

  

  北国的年节随着春回大地而划上了一个大大的句号,人们在歌舞喧闹中感受着温馨和美好。春天已经来临,幸福的人们又开始背起行囊,朝着下一个驿站诗意地进发,一年之季在于春,前方有憧憬,有期待,有希望,有未来,还有……还有下一个江北的中国年……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精致养女10件事:妈妈们的指导方案

作者:九尾狐

九尾狐就当下青年妈妈关心的应如何“精致养女”这一问题,从美丽、勇气、隐私、婚姻、身体、爱情、青春、诱惑等十个方…

发布者资料
孙守名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注册会员 注册时间:2010-11-13 16:11 最后登录:2017-09-04 06:09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