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聊一聊历史上削藩那些事

时间:2015-04-27 09:12来源: 作者:婉儿 点击:
大家知道,在秦汉之前,偌大个中国,其实是由许多个小的诸侯国组成的,它们各自为政,自己说了算,直到秦汉以后,才把这样的若干小国统一成了一个整体的国家,这样的状态直到辛亥革命之前,都是由中央政府统一管理的“郡县制”。 不过在汉朝初期的一定时期内

大家知道,在秦汉之前,偌大个中国,其实是由许多个小的诸侯国组成的,它们各自为政,自己说了算,直到秦汉以后,才把这样的若干小国统一成了一个整体的国家,这样的状态直到辛亥革命之前,都是由中央政府统一管理的“郡县制”。

不过在汉朝初期的一定时期内,既有以前的诸侯国又有郡县制同时存在,这是与当时的政治形势有些关系的,在当时政权并不十分稳定的情况下,一部分人还是主张诸侯国分封制,为的是在一些并不安定的区域由一些被封王的人直接管理,也会为朝廷分担一定的压力,这样在西汉初期,刘邦就采取了这样两种制度同时存在的办法治理国家。

但刘邦封王也仅限于刘姓范围内,为使这一政策贯彻下去,还杀了一匹白马,史称“白马之盟”,后来,吕后破坏了他的规矩,又封了吕姓为王,当然被人视为乱政,结果被诛杀。

可是,只封刘姓为王,就能永远的相安无事吗?这些藩王们能够永远的忠实于朝廷吗?千百年后,人们再看那些历史,朝廷与藩王们之间时常会发生些摩擦,甚至战争,于是,削藩是朝廷迟早要做的,只是等待时机的成熟而已。

最初的削藩发生在汉景帝时期,御史大夫晁错因主张削藩而被腰斩于市,可以说他为削藩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当年被封王时,各个诸侯王被派驻到各自的领地,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许多地方已经钱粮丰厚,兵强马壮,俨然一个小朝廷,这时的藩王们哪个愿意自己的领地被收回,自己的权利被削弱?何况此时有些藩王们真正有实力与朝廷相抗衡,所以何不一战,因为战也是被削,不战也是被削。

当皇帝对于藩王们的实力强大到无计可施之时,这个带头主张削藩的人就成了牺牲品,尽管他说的很正确,对于国家的未来只有好处,但牺牲性命却在所难免,皇帝杀了他就是为了缓和一下与诸王们之间的紧张关系。

有人说,越来越强大的藩王们早晚会威胁到朝廷,造反只是迟早的事,但也有人说,如果不是朝廷削藩,藩王们也不会选择造反,两者看起来都有道理,但对于一个统一的国家来说,打破藩王各自管理的制度还是正确的,把权利集中到中央才是最终的目的。

西汉时期发生的七国之乱,最后还是以朝廷更强大的力量平息了各个诸侯国的叛乱,从而使权利重新回归中央。

到了清朝康熙年间,着名的三藩之乱,说的是清朝刚刚入主中原时,边疆还未平定,于是封几名明朝投降的大将为王,让他们驻守在那里,保卫并治理那块属于他们的领地,可是,当他们励精图治,付出了血汗把这块土地治理好后,这时的清廷也已稳定,于是又腾出手来想收回给他们的权利,这些人当然不愿意,于是就有了康熙平三藩的历史,这是真正意义的削藩,从此这些人再没有权利,甚至没有了生命。

历史上最有戏剧性的削藩发生在明朝,在朱元璋死后,朱允炆继位,这时他的几个藩王叔叔都驻守在边防,不仅位置重要,实力也很强大,对于一个年轻又无经验的小皇帝来说,只有削弱这些叔叔们的实力才能让他放心,可是,想得倒是挺美好,实施起来真的是有难度,在经历了血雨腥风之后,祖父留给他的皇帝宝座最终还是让自己的亲叔叔给夺了去,而朱允炆的结果无人能说得清是死还是活。

纵观历史上的藩王们,当初被封王时,是因为国家的需要,为了一方的平安与繁荣,他们付出过心血和汗水,可是当一切都变得如自己所愿时,不知什么时候,又会被朝廷所猜忌,因此藩王们的荣华富贵,不一定会千秋万代永恒不变,如前面那些例子,我们不得不说,历史总是被能人所左右,这就是历史。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中外语文故事

作者:吴伟丽

吴伟丽编著的《中外语文故事》作为系列故事中的一本,主要从中外文化名人、汉字、成语、诗词、俗谚语、对联和谜语七个…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