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90年前的今天,1524年1月7日 (农历腊月初二),明代落魄才子唐伯虎逝世。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据传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故名唐寅。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才子”,画名更着,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说起唐伯虎,肯定会马上使人想起一位翩翩浊世佳公子,风流倜傥,浪漫非凡,不是“三笑点秋香”,就是“风流花丛中”加上狂傲“柳三变”的合成体,其人玉树临风,白面朗目,风花雪月之中,花丛锦绣陪衬,绝对联想不到穷愁、厌世、潦倒、蹇涩、痛哭、渲泄等诸多用于失意文人的词语,加之唐寅又好书画,又赶上“资本主义萌芽”得如火如荼的明朝中晚期,让不少后世失意文人总觉能混上唐伯虎一样传说中的好生活也真是不枉一生白活了。特别是冯梦龙小说《唐解元一笑姻缘》,更是把唐伯虎的传说定型,其后无聊文人及小说家们附会穿凿,所有“倜傥不羁”的风流事物都算在这位 大才子脑袋上……明朝江南四大才子排名第一的唐伯虎三笑点秋香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加上香港“无厘头”周星驰的渲染更是流传到现在,经久不衰。然而传说调侃了我们,历史上真实的唐伯虎并无三笑点秋香的风流韵事,并且一生坎坷,晚景凄凉。那时候也确有个叫女人叫秋香,但秋香并非华太师府上的丫环,而是金陵风月场中声色皆佳的名妓,按现在话说其只是个“失足妇女”而已。 唐伯虎是明代中期具有在艺术文学方面有很高的造诣,按现在的话叫做诗、书、画“三栖”明星,但他愤世嫉俗、恃才豪放、不巴结权贵的性格,不被当时社会所容纳。李 是落魄潦倒,54岁病逝,贫困中葬于地势低洼积水的桃花坞,后来靠生前好友祝枝山等人出资相助,才归葬于横唐的宗族墓地。他临终写的绝笔诗:“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阳府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表露了他留恋人间又愤恨厌世的矛盾心情。 历史上虽有秋香其人,且和唐伯虎同是生活在明代中叶;不过她至少要比唐伯虎大二十岁。秋香虽在金陵高张艳帜,但她二人之间实难发生风流韵事。他两个的“爱情”也许是从下边《唐寅诗集》中有诗名曰“我爱秋香”是一首藏头诗开始的。 “我爱秋香” 我画蓝江水悠悠,爱晚亭上枫叶稠。 秋月融融照佛寺,香烟袅袅绕经楼。 秋香的才学及书画艺术,在当时已颇有名气,被誉为“女中秀才”。秋香的山水画造诣也很高,明代大画家沈周,出于爱惜才女之情,不时对她进行指点,使秋香画艺更加娴熟精湛,声名远播。一些旧时相识仍想会见秋香,秋香以扇画柳题诗相拒:“昔日章台舞细腰,任君攀折嫩枝条;如今写入丹青里,不许东风再动摇。” 据有关史实考证,唐伯虎与秋香都生活在明代中叶,两人均系名人,但秋香比唐伯虎整整大20岁。两人素不相识,更无交往瓜葛。最早借重名人奇事,硬把唐伯虎和秋香捏合在一起的,是明末 冯梦龙《警世通言》中写的《唐解元一笑姻缘》。一些剧 和民间艺人据此编导了多种剧本,情节由一笑发展到三笑,如《花舫缘》、《虎丘寿》、《三笑姻缘》、《三笑奇缘》、《三笑》等,并把一些才子佳人的风流韵事附会到两人身上。 那么,在历史上到底有没有秋香这个人呢?有。秋香,本名林奴儿,字金兰,号秋香。她是金陵妓院中的名妓,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在历史上确实被人点过。是不是唐伯虎点的呢?肯定不是。因为据考证,秋香比唐伯虎大20岁。她有不幸的家庭遭遇,没有办法才堕入青楼,成了“失足妇女”。因为人品好,后来转业从良了,但是也没有嫁给唐伯虎,做唐伯虎阿姨、干妈还差不多呵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