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后宫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任何一个皇妃甚至皇后都巴不得接受皇帝的临幸,按照古代封建社会的体制,皇位继承实行世袭制,婚姻又实行多妻制,一个男人可以和无数个女人结婚,而皇帝就有后宫佳丽三千。如果有孕生下儿子,那可是一个皇宫女子最大的荣幸,不仅可以得到皇帝的宠爱,而且令所有皇室的人羡慕和嫉妒。因为生下的儿子就有机会成为皇太子,而生母就有机会成为皇太后,一生的荣华富贵可以说是享受不尽的。 然而,在我国的清朝时代,就有一个皇帝至少和后宫佳丽生下十八个儿子,十八个儿子个个聪明绝顶,个个都是同父异母的皇子,也都想成为皇太子,想继承皇位。只是,皇位只有一个,于是兄弟之间便有了猜疑和嫉妒以至于生死相争,而皇帝自己本身却一直为立储也就是立皇太子费尽心机,最后身体逐渐不支,失去了年轻时的锐意进取,导致了不幸驾崩。而这个皇帝就是赫赫有名的清朝盛世之君清圣祖康熙帝。 当然,勤政慎政的康熙帝也有感情,也想把皇位传给好的儿子。只是,康熙帝看重的皇儿子胤礽却恃宠而骄,导致康熙帝两次废除皇太子,心中十分难过。 康熙帝下诏刚立的第一个皇太子就是皇二子胤礽。胤礽的生母是康熙帝第一个皇后赫舍里氏,皇后生下胤礽不久就去世了,悲痛欲绝的康熙帝十分疼爱这个皇太子,给予了无微不至的爱,因此孩子刚满周岁便立为皇太子,并寄予了厚望,在太子身上花费了很多心思,一心一意准备培养胤礽为未来的继承人。太子刚懂事时,康熙帝便亲自教授太子读书识字,太子稍长时,又挑选了学识卓越、品行优秀的官员传授太子学识和做人的学问。可以说,太子的成长康熙帝是满意的,胤礽品貌端庄,通晓满汉文字,精于骑射,真的是一个优秀的少年。 俗话说:一个人学好很不容易,学坏却是一朝一夕之事。随着胤礽逐渐长大,清朝也逐渐走向盛世,财力日渐充裕,奢侈享乐之风慢慢滋生。于是,皇太子变得恃宠而骄,骄傲自满。胤礽虽然也读了不少书,也听了不少关于安邦治国、立身处世的道理。但是,那些歌舞声色、阿谀奉承不断地腐蚀着他年轻的心。康熙帝给予他不一般的待遇,让他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皇太子。即便是在众多的兄弟中,他也是最受宠爱的。自然而然,骄纵、自大的心理便逐渐产生。 康熙亲征葛尔丹的时候,不幸途中染病。病痛中的康熙帝十分思念皇太子胤礽,便传旨胤礽却前往住行中想见。谁知胤礽毫不关心父皇的健康,全然没有担心的表情,还深深刺痛了康熙帝的心,父子之间便出现了第一次裂痕。 康熙帝与胤礽父子之间的矛盾主要原因是父子的性格及为人处世有很大的差别。康熙帝虽为一国之君,但是生活俭朴,言行谨慎,宅心仁厚,待人宽容。而胤礽却大为相反,胤礽常常肆意凌辱大臣下属,有时甚至连满洲亲贵都不放在眼里,这些都让康熙帝十分反感。康熙南巡时,胤礽也在随行的队伍中,江宁知府陈鹏年负责办理行宫事务,他供奉简朴且没有礼仪馈赠,胤礽由此勃然大怒,竟要将陈鹏处死。再加上胤礽不仅对兄弟十分冷漠,对父皇也十分冷漠。这些行为引发皇子们的嫉恨和挑拨,康熙帝便对胤礽的印象越来越差,父子关系不断恶化。 康熙帝出塞行围,到达布尔哈苏台时,皇十八子胤妎病重,康熙帝为此茶饭不思,忧心忡忡,而身为长兄的胤礽毫不关心兄弟的病情,照常玩乐。康熙帝被激怒了,责备了胤礽几句,不料胤礽居然顶撞了父皇,当着康熙帝的面大发脾气。经过这件事之后,康熙帝发现每到夜里,就有人在大帐外窥探,这让他有一种被暗害的危机感。这一切让康熙帝多年来积聚的矛盾一下子爆发出来。康熙帝下令将随驾的诸位大臣、侍卫以及文武百官召集在一起,宣布了一条石破天惊的消息:废斥已经立了三十多年的太子胤礽。十三天后,起驾返回京城,将废太子一事昭告天下。 做出这个决定,康熙帝内心非常痛苦,毕竟家丑不可外扬,父子关系闹僵不是一件好事,毕竟,康熙帝对皇太子胤礽是寄予厚望的。因此,在宣布废太子时,康熙帝声泪俱下,几天几夜都无法入睡,大病了一场。躺在病榻上的康熙帝不禁想起了他的第一个皇后——因为难产而死的赫舍里氏。康熙帝心里十分难过,觉得自己废立太子有点对不起赫舍里氏。 不久之后,皇三子胤祉告发皇长子胤褆授意喇嘛用巫术乱了胤礽的事。这就让康熙帝了解到诸位皇子争夺储位的斗争已经白热化,就连许多朝廷重臣也牵涉其中。再三考虑之后,康熙帝决定复立太子。康熙四十八年,康熙帝下旨称胤礽之前的行为是因为受到巫术所致,如今已经痊愈了,因此恢复他的太子地位。然而被复立的太子胤礽不但没有悔改,反而变本加厉,不明事理。这让康熙帝很失望,终于在康熙五十一年,他下旨再次废除太子胤礽。之后太子之位一直悬空。 也就这样,康熙帝与太子胤礽父子的关系彻底闹僵。康熙帝是因为深爱着难产而死的皇后,对太子胤礽寄予厚望,一心一意要培养接班人。而太子胤礽却恃宠而骄,令康熙帝失望。康熙帝也因为两次废立太子胤礽,导致耗尽心力,身体也逐渐不支,失去了年轻时锐意进取的劲头。导致诸位皇太子为皇位之争骨肉相残,最终皇四子胤禛在众位兄弟的猜疑中登上了皇位,进入了历史又一个时代——雍正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