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中国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是一个文明的国度,儒家学说和精彩的中华文明使中国人知道懂礼守法,和睦相处。在文明的现代社会,有些国家废除了死刑,犯罪了被判处无期徒刑也有缓期执行和监外执刑之做法。电视剧和中国古典小说中,对犯人实施的死刑也十分宽容,《水浒传》中犯罪的可以发配边疆,就是死刑也必须在执行前吃饱睡好,让罪犯成为饱死鬼。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不是的。 中国古代社会胜者为王败者寇,强调“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死刑的花样比较多,也比较残忍,比较荒唐,比较可笑。商纣王为了博取妲己一笑,居然发明了炮烙之刑,具体来说,就是把一根粗大的铜柱横放着,上面涂油,下面架起炭火烧烤,然后命“有罪者行其上”。显而易见,那些人走不到几步,就被烫得难以立足,掉进火堆中,活活被烧死。妲己每次看到犯人在炭火里挣扎着惨叫,不但不惊恐,反而笑眯眯地看着。真的十分荒唐,残忍且可笑。 当然,除了炮烙之刑外,中国古代的死刑至少有:活埋、斩首、车裂、腰斩、绞刑、大辟、凌迟、活剥人皮等等。 活埋是最简便的杀人法,只要挖个坑,把五花大绑的罪犯推下坑去甩土埋上就行了,如果嫌挖坑费力气,还可以令犯人自己挖。秦襄王47年,秦将白起在长平大破赵国的军队,赵国40万降冰全被白起坑杀,这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坑杀。后来秦始皇在位时,也曾在咸阳坑杀了460几位饶舌的读书人,看来秦朝特别偏好活埋的死刑。 斩首在电视剧和古典小说中最常见,古时候俗称“砍脑袋”,在春秋时代又称“投首”。鲁昭公5年,鲁国的叔孙昭子要杀竖牛,竖牛逃往齐国,被孟仲的儿子捉住,就处以“投首”的刑罚。秦国也流行斩首处决死囚的刑罚,从秦惠王4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秦朝共斩了113万多颗敌人的脑袋。 上古斩首时,是把死囚的头放在槛板,再用斧头把头剁下来。《史记·张苍传》中说:“张苍……犯死罪当斩,解衣伏质。”这质就是古代的斩首。历史上最著名的,是北宋包青天府里的狗头铡、虎头铡和龙头铡,该斩首的犯人根据不同身份的高低使用不同的铡刀。民间传说中,北宋状元陈世美贪图富贵,抛弃发妻秦香莲入赘王府当了驸马,当秦香莲入京寻夫,陈世美竟派人要将秦香莲杀害,包青天便用虎头铡斩下了陈世美的脑袋。 明清以来,斩首多用鬼头刀而不用铡刀。鬼头刀的刀锋长约2尺,略弯,前宽后狭,木柄的把手上刻着鬼头。行刑时,一人拉着死囚的辫子站在对面,刽子手则右手持鬼头刀站在死囚身旁,左手摸准不为,口中喊着“不要乱动”,随即手起刀落,一刀砍在犯人第一颈椎和第二颈椎的间隙,“咔嚓”一声,人头就应声落地。《聊斋志异》中有一个故事,说某江洋大盗被斩首时,头滚到几步之外,滴溜溜地转个不停,还开口大声说:“好快刀”,真的是无稽之谈。 还有在《汉武大帝》中见到的一种刑罚,就是车裂,车裂是用5辆马车系绳拉住犯人的头颈和四肢,而后朝四方奔去,活活把犯人的脑袋和四肢拉下来,又叫“五马分尸”的刑罚。秦孝公死后,丞相商鞅失势,自秦都咸阳逃走,结果被秦兵捉住,处以车裂的刑罚。三国时代,吴国预章太守张俊因居官正直,得罪当道,结果也被处以五马分尸。 千刀万剐叫做凌迟。凌迟是宋朝时代创立的死刑,方法是先砍断死囚的四肢,再砍断死囚的咽喉。宋仁宗天圣6年,江淮捕盗官捉到6名劫盗犯,立刻就地凌迟,宋仁宗以为“人命关天”,特地下诏规定,以后不准地方官私自处人以凌迟的刑罚。 明朝中叶时,祸国殃民的太监刘瑾最后也被处以凌迟的刑罚,当时的监斩官张文鳞曾将行刑经过详细记载:凌迟刀数该3357刀,每10刀一歇一吆喝,头一日该先剐357刀。…… 活剥人皮也是残忍的一种死刑,其前身是活剥面皮。三国时吴主孙皓性情残暴,曾剥人之面皮,后来吴国为晋所灭,大臣贾充曾问孙皓干嘛剥人脸皮,孙皓回答说:“讨厌那人的脸庞太厚。”元世祖诛阿合马之子阿散,曾将其皮剥下。明太祖朱元璋下令,贪官污吏只要收红包过6000两银子,就斩首示众,再剥下人皮用草塞进。行刑之处盖一间小庙,奉祀土地公,称“皮伤庙”。明熹宗天启年间,太监魏忠贤的爪牙还发明了另一种活剥人皮的方法,就是用沥青遍浇人体,略干后,用锤敲之,于是沥青就沾着人皮掉落下来了。 总之,中国古代社会处置犯人所用的死刑手段残忍,令人目不忍睹,真的是以牙还牙,毫无人性。从而,也显示出封建统治者的变态心理,无知中的自以为是,很是荒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