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常讲,没有大家就没有小家。顾名思义,这个“大家”就是我们的国家。而这个“小家”,应该就是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家庭了。 自始至终,我都不曾怀疑过这句话的内在涵义。但从另一个方面,我却也身同感受的认为,如果没有千千万万的“小家”,定然也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大家”。这是因为,只有“小家”的富足,才能有“大家”的富强。 自古以来,“养儿防老”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人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历朝历代无一不在宣扬着“孝”的文化,“孝”的思想,“孝”的道义。在这一点上,远的不说,清代的乾隆皇帝就堪称楷模。不同于一般老百姓,乾隆皇帝“以孝治天下”,既是家风,又是国策。自我标榜也好,真心实意也罢,其行为总是值得称道的。但如果抛开亲情和道义不讲,“以孝治天下”更像是一种统治手段、政治策略。其中心思想无非就是,在家若能尽孝,为国方能尽忠。 既然最高领导都带头尽孝了,所属官员和普通老百姓当然也要紧紧跟上。否则,就是违背人伦、大逆不道了。 “二十四孝”的故事是古代伦理思想的结晶之作,它不仅将“孝”的文化演绎到了极致,同时也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书中收录的人物都是后人学习的榜样,其作用不可小觑,更毋庸置疑。但文化归文化,精髓归精髓,其本质属性却总是不能不让人有所怀疑。从历史的角度讲,与其说这是中国伦理思想的“大手笔”,倒不如说是统治阶级驾驭臣民的“迂回”手段。这看似温柔的手法,足以将你牢牢控制在舆论之下,不敢越雷池一步。终究,在封建社会里,没人可以长久成为众矢之的。 问题在于,皇帝官员尽孝,花的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那么,普通老百姓又将如何尽孝呢?这一点,被历代先贤和平民士子奉为楷模的“二十四孝”图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其中卖身葬父的董永就是一个极为现实而又残酷的例子。故而,我们可以想当然的认为,权贵尽孝易,百姓行孝难。或许也正是因为如此,“养儿防老”的封建观念才根深蒂固地印在了老百姓的心坎上。自然而然地,与之一并而来的就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说辞了。 在古代封建家庭中,“无后”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上升到“不孝”高度的大问题,我想除了受封建社会“传宗接代”的思想观念影响之外,大多数其实还是由于生活上的困窘导致的。这是因为,在很多时候,“无后”就意味着老来生活将失去依靠,甚至是不得善终。或许,这才是真正缠绕在老百姓心头、且永远都挥之不去的“死结”吧!很显然,在封建体制下,生老病死与政府是没有多大关系的。因此,老百姓只能将养老送终的希望寄托到下一代身上。于是,我们在一边哀叹于孝子们可嘉精神的同时,又不得不去思考来自社会保障上的缺憾与落后。 “以孝治天下”是中国的传统美德,也是封建社会民生沦丧的痼疾。 社会发展到今天,“养儿防老”的观念已有所改变,但也并非完全消除了。在某些地区、某个阶层、某种群体,这种意识仍然不同程度的存在。不是因为思想上的有多么僵化,反而是来自生存上的迫不得已,说到底还是一个社会保障问题。这种担忧,不可避免的给老百姓带来了太多的不安全感。而事实却是,尽孝是子女的事,养老却应是国家的事。就一般朴素的看法,那就是我们的万千民众支撑起了这个国家,养活了我们的官员,甚至将一生奉献给了这个社会。而一旦老去,失去劳动能力的时候,就应该由国家承担起养老的责任。 这是一个极为现实的问题。当然,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那些“先富起来”的人们是不必多分担心的,即便国家不养老,自己也有那个生存能力。令人担忧的是,那些处于贫困阶层的工人农民兄弟怎么办?那些生活在社会边缘的弱势群体怎么办?总不能让他们都自生自灭吧!另外,由于国情的需要,我们实行的是计划生育政策,现在每个家庭大多都是一个孩子,也就是说,不久的将来一个家庭要养活两家的老人,其负担是可想而知的。当然我这么说,并不是怀疑我们的子弟有没有这个孝心,而是担心有没有那个能力。 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与之相关的保障措施也应与时代同步。否则,就如一辆疾驰的列车,跑得再快,也会因为得不到有力的保障脱离轨道。这个课题值得研究,它不仅事关民生大计,也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