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上记载了这样一则小故事:春秋时期,有一个宋国人,得到一块宝玉,把它献给了当政的子罕,子罕不肯接受。这个献玉的人说:“我已经请宋国着名的玉匠鉴定过,这是一块稀世之宝,所以才敢献给你”。子罕说:“我把不贪图钱财的品德当着宝物,你把美玉当成宝物,如果我接受了你的宝玉,那么我俩都丧失了宝物,不如各自都留下自己的宝物,这岂不是两全其美?”这个献玉的人又说:“现在,我带着这块宝玉日夜不安,时刻担心被人谋财害命,你收下宝玉,就是救了我的性命。”想不到这块宝玉居然同人命关天挂上了钩,子罕再也不能漠然处之了,子罕于是留下了他,随后请玉匠雕好宝玉,等他把宝玉卖掉,用卖玉的钱买田置屋后,子罕才让他重返故里。 又过了六百多年后,在东汉时期,又冒出了一个类似的故事。根据《后汉书》记载:东汉华阳人杨震任荆州刺史时,发现王密才华出众,他便向朝廷举荐王密任昌邑县县令。杨震后来调任东莱太守,途径王密任县令的昌邑县时,王密亲赴郊外迎接恩师。当天深夜,王密怀揣十斤黄金送给恩师。杨震见状大吃一惊道:“我了解你,你却不了解我,这是为什么呢?”王密回答道:“深夜没人知暁”,杨震随即回了一句千古名言:“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为什么说没人知道呢?”王密在恩师义正严辞的驳斥下,满脸羞愧地退出了门外。 我们把这二个相隔六百多年的历史故事放在一起比较一下,就会发现一些有趣的异同点:送玉送金的人,均是情真意切,发自内心的自愿行为;拒玉却金者都是实心实意出自灵魂的自觉行动。送礼者没有索取回报的要求,拒礼者也没有心理压力。用今人的眼光来看,那就是不拿白不拿,拿了也白拿。难怪这二个道德模范,被历代统治者挑在旗杆上宣扬了几千年。特别是杨震,至今还不时地闪现在小学的课本上,被当做道德爷接受人们的顶礼膜拜呢! 子罕和杨震虽然有那么多的共同点,如果细细分析,他二人之间还是有点异样。子罕是宋国的六卿之一,当属国家的核心领导成员,哭爹叫娘要送宝玉给子罕的是个屁民,子罕接送宝玉,不但没有丝毫风险,甚至还可以理直气壮地向天下人公示此事。假如心情好的话,还可以创建一套救民于危难之中的新理论来。杨震不过是个厅级干部,他为什么大义凛然的强调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不就是因为怕人知道吗?稍有一点头脑的人都明白,王密不过是个小小的处级干部,哪来这么多的黄金!王密一旦东窗事发,必然会拔出萝卜带出泥,因此,杨震心中隐形压力还是有那么一点点的。当然,我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瞎掰,不可当真。我之所以强调二人的不同点,就是想说明一个事实:从子罕到杨震,几百年过去了,无数的官员经历了无数次的思想道德教育,特别是西汉独尊儒术后,官员们沐浴了儒家的大洗礼,偶尔出了一个杨震,竟成了轰动天下的大新闻,这是可喜,还是可悲?我只能肯定一点,如果说官员取得了一点进步的话,那就是他们似乎多少有了一点担心丑行暴露的恐惧心理。但是,这同子罕纯粹的道德修养完全是两码事。看来全靠道德修养战胜贪欲,全凭灵魂深处爆发革命,实在玄乎! 我丝毫没有贬低杨震的意思,能做到杨震那样深夜却金的官员真是凤毛麟角。杨震以后,每个朝代总会时不时地冒出几个清官来。譬如人们熟悉的包拯、海瑞等,这些清官最大的闪光点就是,他们凭着个人的先进思想觉悟,独立的完成了在金钱面前不动心,不伸手的壮举。有趣的是,假如社会上一旦出现这些光辉榜样时,总会举国欢腾。皇帝就要下诏令,要求全国官员学习,以表示朝廷褒廉肃贪的鲜明态度,百姓也会送万民伞以表达子民敬仰爱戴之情。可是,朝廷的表扬也好,百姓的爱戴也罢,热闹一番过后,官场上依然是风景旧曾谙。官员们该贪的照贪,该腐的照腐。事实证明,仅仅借助榜样的力量来指引官员走正路,有点像训导母猪学爬树的味道。看来只依靠官员思想觉悟的自我提高来杜绝贪腐,真的不靠谱!发现这一严峻现实的恐怕就是乞丐皇帝朱元璋,于是他另起炉灶,独辟一条肃贪的新路:它既不向你宣传清官的先进性,也不向你传达贪官的危害性,官员的思想教育一概免谈,老朱同志只是闷声不响的做一件事,那就是发现贪腐的官员一律剥皮实草。老朱原以为在血淋淋的屠刀下,那一双双贪婪的手应该缩回了吧,未曾想官场照旧是前剥后继,明朝官场上的贪腐程度,并不比任何朝代减弱,看来老朱开创的恐怖吓阻之路,也不算靠谱! 历史发展到了今天,吃尽了贪腐苦头的人们,总算找到解决的办法了。只要有三条绳子捆住官员那双时刻蠢蠢欲动的权力之手,一切都ok了。一条是不敢贪的索命绳,加强监督的范围和力度,形成伸手必被捉的良好社会环境,坚决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一旦查出官员贪腐,虽然不能像老朱那样搞得恐怖兮兮,但要他付出一定的代价,譬如丢官吃牢饭,应该不算过分吧。另一条是不能贪的捆仙绳,《封神榜》里的捆仙绳很有意思,不管你是哪路奇神怪仙,一旦捆仙绳上身,你纵有天大本领也动弹不得。如果我们能建立一套严密的监管制度,把官场建成是一个关住权力的笼子,官员一旦进入官场,自然没有了以权换钱的各种途径,那么,官员眼里没有了金钱,心中自然就有可能生长出一颗金玉之心。最后是一条不想贪的温柔绳,让清廉勤政的官员过上体面的生活,如果你真正为百姓做出了贡献,分红适当多一点,也不为过。亲兄弟明算账,只要公平正义,善良温顺的老百姓完全可以体谅和理解的。是选择风风光光地过上体面的廉政官员生活,还是专挑身败名裂的囚徒生涯呢?我想就是一个傻子也会做出明智的选择! 历史的经验早已证明:贪腐永远同风险成反比,风险越大,贪腐越小,反之亦然。如果我们能够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那么,呼唤明君清官的呐喊声就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官场里随时随地都可看见子罕、杨震的身影。现在,三条绳索就摆放在这儿,官员们愿不愿意自觉地捆上自己的双手呢?这个真有点不靠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