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因惠州起义被清政府刺杀而死的不只是杨衢云,还有被誉为“孙中山革命同志之第一人”的郑士良。1901年7月,郑士良奉孙中山之命由日本返回香港执行任务。 郑士良曾毕业于香港西医院,与当时英美传教士关系不错,就把自己的状况告诉了英美传教士,说清廷诬构罪状,想剥夺人民的自由与民主,扑灭人民革命思想,以取得他们的同情。当时西方的传教士对香港政府颇具影响,跟郑士良关系不错的传教士为了此事亲向港府解释,说郑士良已经洗礼为基督教徒,要求香港政府请勿干预郑士良的活动。郑士良得到基督教的这顶“保护伞”,照旧进行革命工作。 郑士良(1863年-1901年),号弼臣,广东惠阳人。 清朝政府白道手段是弄不死郑士良了,于是设计派一官员,化名为内地某会党的首领,与郑士良结交,说自己拥有群众颇多,可为革命效力。郑士良欣然深信而不疑。1901年8月27日相约聚饮于一酒楼,伪装的清官员在酒中下毒药,郑士良饮后归家,突然死去,时年仅三十余岁。当时人们便怀疑是清吏在食品投毒,郑士良是因中毒而暴毙。 [1] 郑士良死后葬于香港薄扶林道基督教坟场,碑文署名郑弼臣。民国成立后,孙中山追念郑士良功勋,从优抚恤其家属,保送其长子郑松云赴英国留学,现在郑士良的后人已无法寻觅了。 清政府的暗杀活动并没有特定对象,当时很多政府的反对者,都被清政府的赏格或红花捕过。清政府的这一“光荣传统”,在打击太平天国运动残余分子的时候使用了同样的手段,甚至因此还闹出了笑话。 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的族侄洪全福是太平天国左天将、瑛王,人呼“三千岁”,在太平天国起义失败后他隐居广东东莞市凤岗镇黄洞洪屋围村,在象山东边劈地,盖了十间房屋,自造一间小祠堂——洪氏宗祠,还购置了一批田地,自此成家立室。后来清朝政府追查到那里,风声甚紧,洪全福只能逃避香港。 在香港,洪全福长期为义和堂航业会所的外国商船上担任厨师,至1890年代,洪全福上岸行医维生,并加入天地会,被推举为首领。兴中会会员谢缵泰在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为再度起义与洪全福接触。 1901年杨衢云遇刺后,洪全福同意与谢缵泰合作,于是在1902年7月、兴中会会员李纪堂筹集50万两资金准备广州起义,并于香港中环德己立街20号设立指挥部。洪全福自称大明顺天国南粤兴汉大将军,计划于1903年1月28日年三十当晚起事,炸毁当时会齐集广州文武官员的万寿宫,同时占据广州城内各处机关衙署。 然而,获洪全福预订枪支的陶德洋行却向清廷告密以图吞没枪款,清廷大举搜捕革命人士,计划未正式开始便已彻底失败。洪全福在起义失败后逃亡,两广总督德寿悬重赏购买洪全福的人头,如果是活捉洪全福就能获赏两万元,当个守备官,如果杀死洪全福就能得到一万元,并被封为千总。 [2] 结果一些有心人盯上了这笔悬赏,当时广东缉捕管带李家悼的部下张佐庭就动了歪脑筋,利用貌似洪全福的吴六,将吴六骗至香港并将其杀害,用吴六的人头骗取德寿的赏银和封官。两广总督德寿、广东巡抚李兴锐得知洪全福已“授首”,顿时喜出望外,上报朝廷以邀功。[3] 结果后来洪全福的真身在香港被发现,原来洪全福隐居在香港九龙,这起假尸案顿时引起轩然大波。洪全福在香港居留不得,避往新加坡,后来因病返回香港,在香港病死,葬于香港坟场杨衢云墓旁边。 清政府摆了一个大乌龙,大失颜面,此案也被革命者大肆宣传,成为清朝腐朽的又一例证。 [1] 《8月27日 郑士良去世》,参见龚育之(主编):《中国二十世纪通鉴1901-1920》,线装书局版,第一卷37页。 [2] 冯自由:《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上),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0年,第124页。 [3] 罗尔纲:《洪全福假尸案》,载于《中华文史论丛》,1981年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