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皇帝三道诏书都没请动的世外高人

时间:2014-01-08 07:00来源: 作者:晏建怀 点击:
三、终生不仕的白衣卿相 年青时的邵雍,也曾像范仲淹、司马光们一样,希望通过科举这一敲门砖,投身仕途,进军科场,雍少时,自雄其才,慷慨欲树功名。(《宋史?邵雍传》)及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洞悉草木之情、古今之变,深谙天地之运化、阴阳之消长,尤

  三、终生不仕的白衣卿相


  年青时的邵雍,也曾像范仲淹、司马光们一样,希望通过科举这一“敲门砖”,投身仕途,进军科场,“雍少时,自雄其才,慷慨欲树功名。”(《宋史?邵雍传》)及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洞悉草木之情、古今之变,深谙天地之运化、阴阳之消长,尤其是大通物理、性命之说后,如同凤凰实现涅盘,修行者得到彻悟,一夜之间改变了初衷,从此归隐于田园山水间,读书着作,安贫乐道,不问仕宦。


  邵雍非但不主动参加科举考试,而且对于朝廷的免考授官——这种一步登天的终南捷径,都一一拒绝。嘉佑六年(1061年),爱才若渴的宋仁宗下诏求贤,要求各地方官广泛察访,举荐人才,西京留守王拱辰举荐了邵雍。宋仁宗早知其名其学,立即授予邵雍将作监主簿,邵雍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好友富弼知道邵雍经济拮据,希望官员身份和待遇能改变一下他的生活状况,劝他说:“如不欲仕,亦可奉致一闲名目。”意思是挂个名,可以光吃空饷不履职,一来顺了朝廷纳才招贤之意,二来解决了生活上的后顾之忧,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但邵雍是磊落奇伟的真君子,决不做这种无功受禄、名不正言不顺的事,断然拒绝了富弼的好意。


  熙宁年间,年轻的宋神宗为图振兴,大力启用人才,在科举一途之外,还要求各地大力荐举逸士,不拘一格降人才。御使中丞吕诲、三司使吴充等人,联合推荐邵雍。宋神宗接受他们的推荐,任命邵雍为秘书省校书郎、颍州团练推官,但倔强的邵雍又推辞了。宋神宗求贤甚切,连下三道诏书给邵雍,要求他接受朝廷的任命。邵雍看到实在推辞不掉,只得先应承下来,但随后就以疾病缠身为由,坚决不去赴任。他还在诗歌《不愿吟》中明白地表达志向,诗曰:“不愿朝廷命官职,不愿朝廷赐粟帛。唯愿朝廷省徭役,庶几天下少安息。”(《伊川击壤集》卷十六)


  邵雍两次拒官,是他潜心学问不求宦达的表现,是他安贫乐道不求荣贵的表现。《宋史?邵雍传》说他:“高明英迈,迥出千古,而坦夷浑厚,不见圭角,是以清而不激,和而不流,人与交久,益尊信之……”足见其人品德行的高贵。同时代的词人柳永曾自诩为白衣卿相,不过,柳永不但多次参加了科举考试,而且当了多年的基层官员,其汲汲于仕途、追逐于权门的经历,足以让他“白衣卿相”这一圣洁的称呼染上污渍。而温柔敦厚、从容旷达的邵雍,得到过上至国君大臣的青睐,下至平民百姓的拥戴,却超然物外,终生不仕,就这一点来说,邵雍邵夫子,才真正是千百年难得一遇的“白衣卿相”呢!


  熙宁十年(1077年),讲学着作一生、朋友门生遍天下的邵雍,在洛阳的“安乐窝”因病去世,享年67岁。邵雍晚年疾病缠身,司马光、张载、程颢、程颐等旷世大儒们侍汤弄药,早晚陪伴,如同对待自己的师长。其他文朋诗侣和近邻交好,时时存问,不是亲人胜似亲人。邵雍很感动,他在《病中吟》诗中说:“尧夫三月病,忧损洛阳人。非止交朋意,都如骨肉亲。荐医心恳切,求药意殷勤。安得如前日,登门谢此恩。”邵雍去世后,司马光等人还出钱出力,为他操办后事,他们那种朴素而深厚的情谊,山高水长,堪与日月同辉。同时,朝廷追赠邵雍为秘书省着作郎,赐谥号“康节”,后封“新安伯”,配享孔庙,尊称“邵子”,给予了很高的荣誉。


  历经千年风雨沧桑,邵雍之墓今天依然峙立在洛阳城南伊川县平等乡西村的紫荆山中,墓碑上书“宋先儒康节邵夫子墓”九个醒目大字。墓地西依紫荆山,东临伊水,堪称风水宝地。邵雍倘若地下有知,当会非常喜欢吧,因为这里山青水秀,静谧安宁,与他的性格真的极为契合。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为谁工作?为谁忙?:心态决定状态

作者:周娅

工作固然是为了生计,但是比生计更可贵的,就是在工作中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才干,做出有利于大众的事业。…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