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绍兴年间,有一个名叫杨汝南的少年到都城临安应试。 考试之后,杨汝南继续住在客栈中等待消息。有一天夜里,他梦见一个陌生人,手里端着一锅热滚滚的油,走过来一下子浇到自己的头上。杨汝南吓得大叫一声,猛然从梦中醒来。周围一片漆黑,摸一摸头上身上,并没有被油烫伤,只有惊出的一层冷汗。
天亮以后,就是揭榜的日子,杨汝南赶去看榜,结果名落孙山。那以后,杨汝南接连三次到临安应试,结局都是一样。而且最奇怪的是,每次揭榜之前他都要做那个怪异的梦。
这一年杨汝南又去临安考试,为了避开那个不祥的恶梦,放榜的前一天,杨汝南备办了许多酒肉,招呼客栈里的宿客一道掷骰子,一边喝酒吃肉,打算这样一直混到天亮。
众人掷骰子的时候,杨汝南的仆人在一旁伺候。夜深之后,仆人忍不住困倦,偷偷躲到窗下,靠在墙边打盹儿。刚睡着,仆人就看见楼下走上来两个人,抬着一只油鼎,里面热油翻滚。两个人行色匆匆,上楼之后四处张望,看见杨汝南坐在桌边掷骰子,就抬着油鼎向他走过去。
仆人心知不好,跳起来奔到近前,那二人举起油鼎,正要把滚烫的热油倒到杨汝南的头上,仆人扑过去死死拖住他们,嘴里大声呼叫。
杨汝南的骰子正玩得热闹,猛然听见仆人大叫,回头看见他睡在窗下,面红耳赤,在昏睡中胡乱喊叫。杨汝南赶快过去把他推醒。仆人醒来才明白,自己刚才是做了一个恶梦,就把梦中所见一五一十讲给杨汝南听。
哪知道杨汝南听他说过,丢开手中的骰子放声大哭:“完啦!完啦!今年夏天又白白跑了二千里路!”
众人忙问怎么回事,杨汝南就把几年来的遭遇说了一遍,今年为了躲开那个恶梦,今晚他才和大伙儿掷骰子,哪曾想又让仆人梦到,所以他断定,自己这一次又要落榜。众人听了,也是一番感叹。
杨汝南的担心其实是多余的,那一夜的骰子并没有白掷。天亮以后榜文出来,杨汝南却名列其上。
这是《桯史》中的一个怪诞的故事。
宋朝时,骰子已经演变成一种独立的博戏。有打揭、除红等不同的玩法,这其中又以除红为代表。
除红又称“猪窝”、“朱窝”、“猪婆龙”。李清照在《打马图序》中概述当时的博弈之戏,就曾经提到过“猪窝”,并认为它“鄙俚不经见”,是登不了大雅之堂的玩意儿:
……且长行、叶子、博塞、弹棋,世无传者;打揭、大小、猪窝、族鬼、胡画、数仓、赌快之类,皆鄙俚不经见;藏酒、樗蒲、双蹙融,近渐废绝……
关于除红的起源,元末明初的杨维桢在《除红谱》的序文中写道:
古之君子,凡有所撰造,必系以姓氏,使后世知所起也……猪窝者,朱河所撰也。后世讹其音,不务察其本始,谓之“猪窝”者非也。朱河,字天明,宋大儒朱光庭之裔。南渡时始迁建业,遂世家焉。河少有才望,落魄不羁,仕至天官冢宰,此书世传河所作,本名《除红谱》。
杨维桢的说法令人疑惑——官至“天官冢宰”的朱河,在史籍当中却找不到踪影;而且,朱光庭与李清照生活的年代相差不远,依《打马图序》来看,李清照写这篇序文的时候,猪窝已经在民间相当流行,不太可能为朱光庭的后裔创制。
也许下面的推测更接近于事实:猪窝之戏早已有之,朱光庭的某位后代收集整理,撰成《除红谱》一书。至于“猪窝”一名的来历,似乎还应该到这种牌戏的玩法当中去寻找,这一点杨维桢的文中也提到了:
“除红”者,以“除四红”言之也。或乃谓“三幺一采”为“猪窝”,又谓之“猪婆龙”。夫三幺者,本所谓“快活三”也,于诸采中为罚采之最,乌有以是目其书者乎,且名不雅驯,君子丑之。
除红这种游戏需要使用四枚骰子,在有效的组合当中,“快活三”是点数最小的一种组合:四枚骰子中,一个红四加上三个红幺,乍看上去,红红的一堆圆点,颇像一窝刚出生的小猪崽,围在母猪身旁。称它为“猪窝”是有道理的。
“猪婆龙”也就是扬子鳄,古人描绘它的形象是“四足长尾”,如果把三个红幺在一个红四后面顺次排列,也很接近猪婆龙的概貌。
所以,用“猪窝”和“猪婆龙”来命名除红,形象生动。至于说“名不雅驯,君子丑之”,只是撰书者的顾虑,杨维桢似乎忘了这种博戏的特点——掷骰子赌胜负,不需巧智,玩的就是大家的手气,偏好这类游戏的首先是社会底层的那些贩夫走卒,他们为游戏所取的名字,自然是直白形象的。
杨维桢自己也与除红颇有一些渊源,《格致镜原》中记道:
《除红谱》盖杨提举廉夫当元季之乱,避兵吴下,与二三游好,妓小蓉、琼花等,日赌除红,其负者脱妓鞋觞之。
杨维桢在元代末年做过杭州四务提举,后来避官隐居。从《格致镜原》的这一段记载来看,他也是玩除红的好手,而且赌输之后,要用妓女的绣鞋当成酒杯来喝酒,玩得十分别致,酒的味道一定也很别致,从中可以看出杨维桢放浪不羁的性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