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话中“大爷”两字,在“爷”字念轻声时,其词义与用法中原一带都差不多,指父之兄,即伯父。对年长于父之男性亦称大爷。当“爷”字念阳平(二声)时,已不是行辈概念,也没人真答应。“大爷”是尊称与敬称。 这两个“爷”的显着区别是,二声的“爷”可以单独使用;轻声的“爷”必须加“大”或“王”等字,即“大爷”、“王爷”。单独使用之“爷”可自称,亦可用作宾语代称。比如“爷兜儿里有的是钱”,即“我兜儿里有的是钱”(说这类话的人一般不是正牌儿的“爷”)。再如旁人说“他可是位爷”,表明这位身份非比寻常。另如“这位是张四爷”,算是一般性礼貌介绍。轻声的“爷”若单用,大概多数人会以为您说的是英文yes。美国人倒是听着顺溜儿,北京人却对这轻声的ye完全不明所以。以下只谈阳平之“大爷”。
旧京“爷”字大致用于三种情形场合。
一是大户人家的少主子。某宅门儿弟兄三人,前头加上排序数词即为大爷、二爷、三爷。后范围渐宽,老北京普通人家儿哥们儿弟兄也称呼几爷几爷。比如梅兰芳先生,他父亲梅竹芬和伯父梅雨田两个门头就他一个男孩儿,故而伶界行里称他梅大爷。他伯父梅雨田排行老大,为了别于梅兰芳,叫“老梅大爷”。余叔岩先生排行老三,则叫余三爷。再如王瑶卿、王凤卿伯仲,一称王大爷,一称凤二爷。
二是陌生人见面,不论年岁大小,地位低微者管尊贵者均称“大爷”。比如戏园儿饭馆儿等店铺伙计,见到体面之成年男性都称呼“大爷”。再如交际场合头次见面,不知道对方兄弟排行,则说“敢问这位大爷尊姓”,“给各位大爷道乏”等。
三是彼此熟识,平辈儿间的相互称呼。如“赵爷”、“钱爷”、“孙爷”、“李爷”、“三爷”、“五爷”等。亦可姓氏加排行,像“这事得听余三爷的”,“还是侗五爷肚子里宽绰”等。老式家庭是大排行(女孩儿不在序列),兄弟昆仲排到十几的不算稀奇。大琴票陈彦衡,人称陈十二爷,就是叔伯兄弟一起排下来的。
北京是元明清三朝古都,民间市井受皇室影响,崇尚身份尊贵,在意体面。满清入主中原后,“爷”在旗人中尤其走红。一些汉人虽非宗室,亦尚“爷”范儿,别人呼其为“爷”甚觉有面子。
过去商家铺面管成年男性客人称呼“大爷”是规矩。既透着尊敬又显着亲切,客人听着也舒坦。戏园儿、饭馆儿、绸布庄、鞋帽店、金银首饰店等前台伙计或掌柜的招呼客人时,“大爷”之声不绝于耳。客人均坦然受之,没人受宠若惊,更无须给店家回礼道谢。过去买卖家儿讲究和气生财,见人减寿加辈儿绝没亏吃。店家给足了客人面子,客人只好端着“大爷”架子,可劲儿花钱照顾人家生意。
惟有一个例外,即八大胡同之妓馆青楼。旧京青楼姑娘儿(称呼青楼姑娘儿,必加“儿”化,以别于良家之“姑娘”。称一般人家儿之“小姑娘儿”,则加“儿”化。个中是有讲究的)一律称呼客人“二爷”,绝不许叫“大爷”。假如妓馆“大茶壶”或老鸨子走嘴说了声“大爷您里边请”,赶上有权有势脾气大者,定然派人把这家字号砸喽,轻者也得搧他个嘴巴。
据传青楼这一习俗缘于《水浒传》之武大郎、武二郎。武松武二爷是打虎英雄,威武猛壮。武大郎则缺糕短奶不够尺寸窝囊废,且大郎之妻潘金莲行为不端偷人养汉,名声大恶。再加之过去北京管男人内室荡乱,帷薄不修者叫“王八大爷”、“爪儿大爷”。凡此三条,“大爷”一词若现于青楼,于客、于己、于时空均不合。青楼姑娘儿偷偷自比潘金莲也就罢了,竟然还把客人当武姓之“大爷”,这就过分了。人家进门儿还没怎么着,她就举着顶绿帽子给人预备着,甚至憋着再把西门庆勾来,岂不自找挨揍。
时下有些影视剧表现旧京青楼,常有娇嗔“大爷”之声,却未见一位大爷砸馆子。想必是导演专门踅摸些“爪儿大爷”照顾青楼生意的。(老北京管王八叫“四个爪儿的”,戴绿帽子叫当王八,故而有“爪儿大爷”一说)
顺带说一句,早年山东地界儿亦不兴叫大哥,陌生人见面均称呼二哥。比如您在济南府街头打听路:“二哥,请问趵突泉怎么走?”济南汉子能挑着担子一直给你带到泉眼儿跟前儿。他以为叫声二哥是瞧得起他。您若不懂规矩,以为给他长了辈分而呼之为“大哥”,保不齐就吃他一扁担。这大概也是武二爷景阳冈打虎之遗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