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退休,老百姓总是希望趁着自己还有能力为子女多做点事,还能到处走走看看的时候,早些退下来好好享受生活。至于为官者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笔者就不得而知了。不过,在宋代的时候倒是有些官员不愿提前退下来,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在位时各方面的待遇都是极其优厚的。所以,大多数人都不想退居二线,唯恐失去其原有的优越条件。 细观历史,可以说宋代官员的幸福指数是史上最高的了。他们享受着普通人想象不到的优越生活。除了基本工资以外,还有由国家统一发放的服装、五谷杂粮、柴米油盐及厨房用品等等。即使是休闲时刻所饮用的茶、酒之类的东东,政府也给准备的妥妥帖帖的。可谓是上供给厅堂,下供给厨房啊。这话一点都不夸张,什么防暑费、取暖费啦,根本就不是个事儿。这样的好事儿,打着灯笼都难找,谁若想退休,肯定大脑有毛病。
这还叫不错?诶哟外,那不错的还在后边呐。按道理说,他们是吃财政饭的,多发点奖金也就吧了,可让你想不到的是国家还要拨给这批人基本农田,真是吃着锅里的还站着碗里的。究竟给多少地,便要论资排辈了,十亩、几十亩不等,有职位高的官爷一下子能得到几百亩地呐。我的乖乖,可吓死俺这个没见过大世面的小奴了哎,这也太那个什么了吧。用咱小老百姓的话讲,这次他们总该装满口袋了吧?诶,不成!古时候哪个当官儿的没有些许抬轿、赶马的跟班儿呀?对呀,可那又怎么样呢?
那跟班儿的不穿衣服吗?服装哪儿来的?政府有关部门发的呀;小跟班儿们不得吃粮食吗?吃呀,哪儿来的?政府相关部门发的呗;可这人吃了,马就不吃粮草了么?否则它能跑得动吗?怎么办?政府后勤办发放补给呀。试想,无论是家属,还是随从、马匹都跟着沾光,哪个愿意退下来呀。人家这才叫自己不养闲人,一切政府包办呢。
宋朝的干部还不仅仅是享受这些服务性的补贴呐,而且呀,他们还有不小数目的差旅费和奖金呐,也就是说,他们每走一步都是钱。看来后人还真不是最聪明的搞待遇创新,因为从那个时候,人们就早知道不亏待公务人员了。
总之,大宋朝的一切行动都会从官员的切身利益出发,其中最典型的事例就是假如做领导的触犯了法律,那是绝不可能剥夺其政治权利的。惩办犯法的人是必须滴,但也就是蜻蜓点水地意思意思而已。也不知是哪一位出的高招,你不是犯错了吗,那好,由中央降职为地方干部——“州县之事,使之临士民之上”嘛。因此,有很多人是变相地到基层“锻炼”几年,随后,就又冠冕堂皇地调回京城了。
人老了,弦儿都调不准了,何况又是在政府机关工作呢,应该说更不能有半点的马虎。如果一个单位里,只有进,没有退,那肯定会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因此,大宋朝为了鼓励一些干部退居二线,朝廷方面常常批准他们带职退休。或担任国家某个道观的名誉顾问;或管理干部;或在家带薪着书立说什么的。这样一来既可以名正言顺地领取国家的工资,又可以安享晚年。
甚至在逢年过节,政府还给退休人员各种礼遇,以表示不忘其对国家所做的贡献。另外,其他上班的官员应有的待遇,退下来的人也丝毫不比其逊色,呵呵,这种生活条件够优厚的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