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真宗时期,大将曹克明任西南某地巡检。当时那个地方很乱,经常有人闹事造反。他刚一上任,当地就有人给他带来一位大师,这大师有很多本领,能隔空抓蛇,用抓来的蛇配药,中了箭伤,伤口上敷大师的药,眼看着就愈合如初了,根本不用随军的军医。曹克明微微一笑:这么灵?那可是个好东西啊!我得试试。大师一听,非常高兴,说:将军,请让人抓一只狗或者鸡来试。曹克明说;那太麻烦了,军中那儿有鸡和狗啊!用人试吧。说着拿过自己的铁弓,搭上箭,充着大师的屁股“噗”地就是一箭,大师中箭,疼得像杀猪一样嚎叫。曹克明说:赶紧给他敷上他自己的药。大师连连摆手,疼得都说不出话来了。士兵抓了一把大师的药,捂在大师屁股的伤口上,那大师一接触自己的药,当时一翻白眼,口吐白沫,死了。曹克明这一招,把那些心怀不靖的许多人,吓得很久都不敢有不安分的念头。 程珦是宋代程颢、程颐两位大贤的父亲,程珦在龚州当知县的时候,当地人纷传出了一位大师,就是神仙一样的神人,有多种本事,又传说这个大师还是一个当地的土着神灵转世的,这个神灵生前因为作乱造反,被朝廷杀了,死后就转世成大师。见过大师的人都说大师能给许多人造福,当地许多财主和名妓都去结交这个大师,一些官吏也纷纷与大师结交,但是,都不敢当场验证大师,甚至生怕自己一言不慎,冒犯了大师,让大师隔着老远给戳死。就这样,大师的名气就越来越大。
大师说要想让他发功给人办事,就必须增加他的功力,必须给他在南海边盖个别墅。钱很快就有人赞助了,大师让人把他施过法术的一些神神叨叨的祭祀器具连同自己的画像,让人抬着,顺着黔江一路南下,准备到南海边上找个地方盖个别墅。抬着大师的器物与画像的一行人,一路张扬,吹吹打打到了程珦任职的龚州,被拦下了。程珦问这是干什么?领头的说:这是某某某大师的画像和祭祀用的器物,要到南海边,路过龚州。还神神秘秘地对程珦说:这东西很灵,前几天路过浔州,浔州的领导还不信,将这些祀具和大师的画像扔到河里去了,大人您猜怎么着?这些东西入水不湿不沉不说,还奇怪的是,不往下游飘,反而逆流往上游去了,浔州的领导吓坏了,赶紧捞起来,烧香谢罪……
程珦说:啊!是嘛?这么神!来人,给我把这些东西仍到黔江里头去,让咱们也看看这些东西入水不湿不沉、逆流而上的奇迹,开开眼。衙役汹汹而上,将来人带的所有东西,连同大师的画像都仍到波涛汹涌的黔江里去了。结果,那些东西有的当时就沉下去了,没沉的都被江水浸湿打烂,随江流而下,一会儿就看不见了。
程珦这么一整治,所谓大师的事儿从此就没人再提了。
唐朝初,也出过一个大师,自言能诅咒人生死,即他念个咒语,让你活你就活,让你死你就死,这一招把人吓坏了,连质疑都不敢质疑,宁信其有,不信其无。当时,朝中很多大臣都愿意结交这个大师,因为大家想啊:即便不能从大师那儿获得什么便宜,但是,也能防止有人贿赂大师把自己诅咒死啊!很多人都抱着这个心态,与大师来往。有些人还拼命给大师捐赠财物,供养大师,一大师结拜认干亲,一时间大师的日子过得比皇帝还好。供养大师的主要目的是求亲近。您知道,有能力有势力的人,不愿意落下世上任何一样最时髦、最昂贵、他们认为最好的东西,他们不允许自己能想到、看到、听到的任何一位大师不在自己生活的层面和圈子内。上层人物纷纷以熟识大师为荣、为时尚,如果自己还不认识大师、不跟大师是好朋友,那就证明自己还不够强大。倒不一定让大师具体帮什么忙,更不一定让大师帮自己杀哪个人。就是这种心理:我到了这个层面,凡是这个层面的任何大家认为好的东西,我都要,一样不能少。我不用是不用,但我不能没有,不能不认识。
偏偏有个萧瑀,不信这个。
大师的名气越来越大,李世民也听说有这么个大师,也想认识一下,但是,作为一国之君,不能随便相信这个东西,因为万一是假的、骗子,别人不要脸,丢得起那个人,朕可丢不起。他让人传唤那个大师,要当庭验证。李世民问满朝大臣:谁愿意试一试啊?文武官员,连同侍卫和太监,一下子变得都跟僵尸一样,个个都屏住呼吸,生怕皇上点到自己的名。气氛十分紧张,空气为之凝固。这时候,萧瑀从容出班,奏道:臣愿意一试,请大师诅咒臣死。李世民说:你不怕死?萧瑀回奏:万岁!大师不也还能把人诅咒活嘛,万岁如见臣当场死了,又想让臣活回来,就命令大师再把臣诅咒活回来嘛。李世民笑了:有道理!来,开始吧。
大师见萧瑀从容地走向自己,一时间非常惶恐。萧瑀盯着大师,脸上像周星驰一样坏笑着,一个劲儿做着鬼脸儿,大师看着萧瑀,脸上一阵红一阵白,进而浑身哆嗦,手脚抽搐,突然普通一声,倒在地上,死了。君臣哗然。李世民总结道:原来大师说的是能把自己诅咒死啊!
李世民当场发表了重要讲话:各级领导干部,不要忘记前人说的话:“国将兴,听于人;国将亡,听于神。”同志们要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到为国家操劳、为百姓办事、多联系群众的工作当中去,为国为民,夙兴夜寐,国家自然兴旺;“子不语怪力乱神”,不要说这个大师是假的,就是真的,也不能相信,更不能纵容追捧,难道天下要靠这样的大师来决定生死存亡,那还要朕和你们干什么?你们追捧这样的大师,就是引导天下人心存侥幸,成为内心奸鄙的无耻幸民。历朝历代,凡是幸民意识浓厚的,没有不快速消亡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