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挽救清朝的慈禧太后亦是断送中国的掘墓人

时间:2013-04-28 11:16 来源: 作者:洪烛 点击:
慈禧太后为什么要修颐和园?慈禧太后挪用二千四百万两白银的海军军费,建造了自己的超级大别墅:颐和园。仅修筑德和园,就历时三年,耗资七十一万两银子。为了赶在光绪二十年十月初十(慈禧的六十大寿)之前竣工,德和园的工程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可战争的步伐迈

  慈禧太后为什么要修颐和园?慈禧太后挪用二千四百万两白银的海军军费,建造了自己的超级大别墅:颐和园。仅修筑德和园,就历时三年,耗资七十一万两银子。为了赶在光绪二十年十月初十(慈禧的六十大寿)之前竣工,德和园的工程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可战争的步伐迈得还要更快一些:这一年的七月,中日甲午海战打响了。这

  一年,慈禧度过了她一生中最尴尬的一个生日。血腥的甲午风云大大地抵销了北京城里的喜庆场面。日本人用

  轰鸣的炮声为中国的老太婆呈上一份沉甸甸的“贺礼”。而大清帝国的海疆,像堆满奶油的生日蛋糕一样被轻

  易地切开了。刘半农曾将慈禧与赛金花并称为晚清史上的两大“宝贝”,只不过“一个在朝,一个在野;一个

  卖国,一个丢脸。”?

  说起老北京的戏楼,不得不提及颐和园仁寿殿北花台后面的德和园:慈禧太后看戏的地方。

  这绝对属于“皇家大剧院”了,始建于光绪十六年(1891年),是慈禧亲自下令在清漪园(颐

  和园前身)怡春堂旧址上修造的。林语堂在讲述颐和园时,也未敢忽略这座戏楼:“在园中

  不计其数的建筑物中,包含着一座三层的戏台,一个设有铁制转藏轮的亭子和庭院。这是为

  慈禧太后建成的一处绝妙居处,位于一片美丽的石庭之前,装点有一对铜鹤和其他摆设,最

  讲究的是从特定角度、位置上观览景致时可见出的匠心。”?

  占地面积3851平方米的德和园,主体建筑自然是那层层皆可表演的三层大戏楼(高21米),附

  属建筑则有两层扮戏楼(化妆间)、看戏廊及庆善堂。但最引人注目的还是正面对大戏楼的颐

  乐殿。颐乐殿正中即是太后的“雅座”,她在执扇、端茶的宫女侍候下,摇头晃脑、旁若无

  人地看戏——所有的戏目都是特意为她安排的专场演出。可真会享清福啊。所谓的德和园,

  其实是一个人的剧场。所有的演员都是跑龙套的。真正的主角,坐在看台上呢。?

  这个老女人独自看戏,是感到热闹呢,还是感到寂寞?这恐怕就是万人之上,惟我独尊的感

  觉:连寂寞都不愿与别人分享。她哪是坐在看台上,分明是坐在云端,抑或坐在月亮上——

  像偷吃了灵药的嫦娥一样。陪伴嫦娥的是伐木工人吴刚和一棵桂花树。陪伴慈禧的是太监李

  莲英和一根雕龙描凤的拐杖。?

  据说慈禧看戏的戏单,皆由南府总管商选后,交李莲英呈送慈禧御览。姚天新先生曾描述:

  “慈禧是个戏迷。她不仅能改戏,而且还能编戏,对戏剧有一定的修养。当大戏楼排演新剧

  时,慈禧曾‘坐戏楼中,仔细推敲,终日无倦容。其见有应当改正之处,则即刻饬太监传知

  后台,一经改正,则自觉生色不少’。”可见她对“文艺工作”管得还挺细,时有“最高指

  示”。她赞赏的戏目计有:《群英会》、《定军山》、《芭蕉扇》、《铁弓缘》、《穆柯寨》、

  《金山寺》……这是她一个人的“样板戏”。?

  戏楼底层下面挖有一口深井和五座水池,一方面可增强演唱的共鸣效果(最原始的音箱),另

  一方面,当剧情需要用水烘托气氛(譬如《罗汉渡海》中鳖鱼喷水,或要喷出水柱的龙灯),

  随时可借助压水机自井中汲水。空中还有配合演员表现特技动作的滑车五部。由此可见,大

  戏楼的技术装备(包括音响、布景)在当时还是极先进的,堪称全国一流。?

  慈禧太后挪用二千四百万两白银的海军军费,建造了自己的超级大别墅:颐和园。仅修筑德

  和园,就历时三年,耗资七十一万两银子。颐和园多了个大戏楼,戍边的北洋水师就少了艘

  铁甲舰。慈禧太后,你就尽情地糟踏去吧。会有你好看的时候。?

  为了赶在光绪二十年十月初十(慈禧的六十大寿)之前竣工,德和园的工程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可战争的步伐迈得还要更快一些:这一年的七月,中日甲午海战打响了。?

  大戏楼虽然平地而起,为给太后庆寿需款而让道——卡紧裤腰带“停购舰艇两年”的北洋水

  师,却全军覆没。?

  设施先进的戏楼,和装备落伍的海军,恰成鲜明对比。慈禧太后的错误在于:她把舞台上的

  气氛看得比战场上的气氛还重要。?

  当昆明湖的荷花争香斗艳之时,远处的黄海水面,漂散着帝国海军的断桨残橹。这是戏外的

  戏。这是简直非人力所能设计的悲剧布景。?

  这一年,慈禧度过了她一生中最尴尬的一个生日。血腥的甲午风云大大地抵销了北京城里的

  喜庆场面。日本人用轰鸣的炮声为中国的老太婆呈上一份沉甸甸的“贺礼”。而大清帝国的

  海疆,像堆满奶油的生日蛋糕一样被轻易地切开了。?

  原定在德和园给慈禧庆寿的那场演出,被推迟了。然而仅仅在第二年的九月初三,慈禧就好

  了伤疤忘了痛,她的注意力又由脆弱的边防转向了歌舞升平的戏楼。她在颐和园里看戏,一

  看就是十三年。?

  在我眼中,慈禧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个“商女”——不知亡国恨。她在德和园十三年共观

  看二百多场戏,花样繁多,内容各异——其实都不过是《玉树后庭花》的翻版。她在大清帝

  国的后花园,翻唱了一曲悲哀的老调。?

  慈禧:紫禁城里天字第一号的票友。热爱文艺,本身并没有错,但她确实不适宜治国。?

  果然,1912年,苦苦撑持的大清帝国终于像草台班子一样垮掉了。曲终人散,只在颐和园里

  留下一座冷冷清清的大戏楼。?

  中国,在出过喜欢歌舞的陈后主、喜欢填词的李后主以及喜欢书法的宋徽宗之后,也出过一

  个喜欢戏曲的慈禧太后。?

  慈禧挪用海军军费兴建颐和园,游山玩水,搭台看戏,这当然算假公济私。她恐怕也不是没

  有一点儿惭愧。考虑到应该象征性地为海军事业做点什么,于是下令营造了一条数十米长、

  两层楼高的巨大石舫,停泊在昆明湖水边。“老佛爷”经常坐在上面赏荷、品茶、纳凉、会

  晤大臣与使节,私下里估计将这般皇气逼人的石舫视为帝国海军的旗舰。旗舰都如此笨重,

  那么整个海军还有什么指望呢——同样也不过是一种摆设。我每次逛颐和园,看见这条又大

  又傻的石头船,总觉得可用作覆灭了的北洋水师的墓碑。其实,当时的中国,也像这“假冒

  伪劣”的石头船似的,徒有其表,毫无灵魂,只能处处挨打,连闪躲的力气都没有。?

  慈禧不曾视察过海军,更不曾去海防督战,只是乘坐高价进口的豪华游艇在昆明湖上转悠过

  一圈:“有一次慈禧太后弄来了一条游玩的汽船游湖,船游一周达四英里长,但她后来却没

  有再游——也许是她买不到零部件吧!”(林语堂语)场面确实挺滑稽的。不仅整个北洋水师

  都樯倾楫摧(有些军舰上的炮弹都因过期而打不响了,只好束手就擒),连太后私人的游艇也

  抛锚了。?

  面对颐和园里的大戏楼,我就想:慈禧太后戏曲方面的鉴赏力,对这个国家的战备不仅毫无

  帮助——相反,还阻碍了她及时发现海防的破绽。当颐和园里好戏连台之时,世界上发生的

  变化更充满戏剧性,愈演愈烈:继中日甲午战争之后,又有八国联军长驱直入,自大沽口登

  陆,最终攻占北京——吓得慈禧逃到西安听秦腔去了……这真用得上白居易《长恨歌》里的

  词句来形容:“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这招人恨的慈禧——十足的“女昏君”!可仅仅恨你,又有什么用呢?中华民族历史上最耻辱

  的一页,就这样无法更改地写下了。?

  “摇摇欲坠的清帝国,由于已无学习的能力,确已衰老,渐渐消亡。顽固愚昧的女人已完全

  彻底地腐败。自从北京灾难性地沦陷,她本人逃往西北的西安时,已头脑僵滞、闭目塞听了。

  她于1902年返回北京,仍顽固不化,心中无悔,再一次将皇帝软禁在瀛台。中国人对君主

  立宪制的渴望又持续了十年,直到他们的耐性已被耗尽。在1908年,慈禧太后终于驾崩。”

  (引自林语堂《辉煌的北京》一书)慈禧不死,被缚的中华民族就无法解脱。好在这幕冗长的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匿名?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大师的做人笔记:子欲为事,先为人圣

作者:梁金豹

《大师的做人笔记》一书收绿了大师们的做人心得体会,让我们在阅读这些充满睿智的箴言的同时,学会如何做一个真真正正…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