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上海人和他们的洋泾浜英语
时间:2012-10-21 23:59
来源:
作者:雨晨嫣红
点击:次
洋泾浜是上海的专有名词,在租界时代,洋泾浜是横亘于英美租界和法租界之间的一条河流。随着大量西方人和生意的涌入,在洋泾浜附近出现一批无业游民,他们没有接受过正规系统的语言训练,用蹩脚的毫无语法的英语从事着翻译工作,创造了洋泾浜英语。并由此引
洋泾浜是上海的专有名词,在租界时代,洋泾浜是横亘于英美租界和法租界之间的一条河流。随着大量西方人和生意的涌入,在洋泾浜附近出现一批无业游民,他们没有接受过正规系统的语言训练,用蹩脚的毫无语法的英语从事着翻译工作,创造了洋泾浜英语。并由此引申,创造了不中不西,不洋不土,不雅不俗,不古不今的洋泾浜文化。洋泾浜文化代指一切失去自我,又只效仿别人皮毛的文化。
虽然那个讲洋泾浜英语的时代已经远去,但是洋泾浜文化却有很大的市场。月初的时候,有个客户派了手下一个貌似很强大的女人来上海,接待她的人是我。这个女人据说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在美国呆过N年,也在国内某知名大学教过书,让我很奇怪的是,我发现她没有办法用纯中文与我交流,基本上英文交流的时间比较多。当时我就很纳闷,很想大喊一句:中国人,请别用英语和我对话,我不会讲英语。但她毕竟是客户的大将,所以还得给她几分面子,再说除了这些,她基本上算是比较和善友好的人,也就没多抱怨。
今天她们又来上海了,不同的是这次来的人比较多,客户自己还带着美国的老板一起过来了。下午客户,我还有美国的老板一起喝咖啡,听到他们两人在抱怨那位满嘴英语的美女。美国的老板说如果那美女能扎根于中国,有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她会很受欢迎;如果她能完全融入美国的文化,按美国的方式处事那也不错,痛苦的是她夹在中间,说她是美国人,她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和美国人还是有很大出入,说她是中国人,她似乎已经被洋化了,在她身上找不到中国人的痕迹。那美国人很夸张地说,这次如果只是她们两个见面,第一天就把那美女送回家了。
在这一点上我是非常认同的,我们需要睁大眼睛看世界,我们需要虚怀若谷,努力学习西方的文化,但前提是我们不能丧失我们自己的文化。我们自己的文化才是根,是基础,他山之玉只能用来装饰和补充一下。可是现在我们很多人都恰恰相反,话都说不标准,大字都不识几个的孩子就被拉去学英语,殊不知语言的学习不光是几个单词几篇文章几条语法,他是思维方式的体现。而且在这个行业呆久了,我深刻体会到一点,你的国语水平决定你外语能走多远。
我很赞同孩子学英语,也很愿意接受包容新的先进的文化,但是这些都必须在一个前提之下,就是好好打好传统文化的基础,构建好中国文化的框架。如果失去了这个前提,我们就只能生活在夹缝中,找不到真正的归宿。其实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已经有很好的先例了,几乎每个新马人都能说四种以上的语言,我们当面总夸他们是语言专家,可是背地里叫他们四不像,因为无论哪种语言他们都不能炉火纯青,运用自如,也就是说他们无法独立使用单独一种语言进行交流。这种文化的尴尬其实是非常可悲和痛苦的一件事情,因为这意味着你永远也无法真正融入一种文化,你永远都悬空挂着。
好好学习自己的文化,只有拥有自我的人,你才有资格张开双臂去拥抱世界,才有能量去接受别人的冲击,也才能碰撞出新的火花,否则你只是一只会学舌的鹦鹉。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