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看看古代中国人怎样应对暴雨来袭

时间:2012-07-23 19:58 来源: 作者:李秋雨 点击:
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南京挖掘出南朝建康宫城遗址,发现当时“建康宫城内有密集的排水沟”。史载南朝梁代建康“城中28万余户”,加上皇室一应人员与警卫军队在内,总人口数当在150万到200万之间,这在当时来说,是规模很大的城市了。城市的排污当然也是一个重

  昨日下午开始,北京遭遇今年入汛以来最强暴雨袭击,市气象台15时30分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因大雨持续时间较长,造成城区多地积水严重,很多行走在桥下的车辆被淹,积水没过车窗玻璃。

  北京昨天的大暴雨太大了,61年来最大的,这场大暴雨给北京带了诸多不便,无论对生产和生活乃至生命财产都带了很多不利,从一个城市没有一个良好的排水系统就足以证明这个城市不会有很好的发展。可想而知,这样的排水设施怎么能顺利排水。这着实有损于“北京经济大都市”称号的面子。

  翻阅所有相关于古代北京遭遇大雨如何排水,也没记载和昨天情况雷同的,难道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还不如古人呢,说到底,排水防涝是个科学技术活。既然说古人设计的好,我们今天不妨了解下古人的排涝之法,看看哪些能够为今人借鉴,以防北京再次下大暴雨手忙脚乱。

  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南京挖掘出南朝建康宫城遗址,发现当时“建康宫城内有密集的排水沟”。史载南朝梁代建康“城中28万余户”,加上皇室一应人员与警卫军队在内,总人口数当在150万到200万之间,这在当时来说,是规模很大的城市了。城市的排污当然也是一个重点工作,加之地处长江中下游的建康地区多雨水,市政排污的建设与维护压力应该说是相当大的,然而检翻史料,却没有发现当时建康宫城发生过大内涝的记载。其数量众多、设计合理的排水沟应该发挥了很大作用。

  在古代,城里的所有排水系统,一是依靠排水沟,二是倚赖城中内河。就内河而言,河道的日常疏通维护至关重要。南唐刘崇远在《金华子杂编》中有明确记载:“咸通中,金陵秦淮河中有小民棹扁舟业以淘河者。”这应该是挖掘污泥、清理残秽的专门保养河道的人,他们以此项工作向衙门换取“薪水”。

  宋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卷三《诸色杂卖》中也有记载:“每遇春时,官差人夫监淘在城渠。”可知,宋代市政管理者在夏季雨水来临之前,就必须按照规定做好疏通河道、以防内涝的准备。另一可以验证此项工作的证据是,北宋“画竹名家”文与可在《积雨》一诗中这样写:“京师值积雨,浮淖皆满城。况当淘决时,左右罗深坑。”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匿名?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企业兵法: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的12条商规

    作者:陈少峰

    企业家与经理人是我们这个时代经济发展的核心资源,也是风云际会的弄潮儿,他们两者既相互依存,也相互掣肘。 《…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