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廷党争激烈,满汉暗斗,其时,却因慈禧与德宗病逝而起了变化。光绪若能在慈禧过世后掌权,复用康、梁等人,或许事态会有变化。光绪遭受过多重波折,变革之心尤甚,可惜过世时,年仅38岁。 内阁令人失望,清中期后,满汉渐趋融洽,满汉分列,一部二尚书,满汉各半。然而,宣统三年(1911)四月十日,清廷颁布了内阁官制任命的内阁,反不如前,令士人绝望,在新内阁的13个大臣,满人7个,汉人4个,蒙人1个。预备立宪后,汉人不增反减为1/3,全国哗然,各省谘议局奏呈议章:“以皇族组织内阁,不合君主立宪公例,请另简大员组阁。” “不合宪政公例”,于是,各省谘议局联合呈奏折,说道:“以皇族组阁,不合君主立宪公例,请另简大员。” 清廷在关键时刻拒绝任何妥协,说道:“黜陟百司,系君上大权,载在先朝钦定宪法大纲,并注明议员不得干预。值兹预立宪之时,凡我君民上下,何得稍出乎大纲范围之外?乃该员等一再陈请,议论渐近嚣张,若不及为申明,日久恐滋流弊。朝廷用人,审时度势,一秉大公,尔臣民等均当懔遵钦定宪法大纲,不得率行干请,以符君主立宪之本旨。” 设立国会,宣统元年9月(1909),全国(除新疆外)21省设立谘议局,议员民选,任期3年。当选议长者,如江苏张謇等亦是一时之选,成为宪政之最大成就。各省谘议局的宿求,是向清廷请愿早日设立国会。张謇俨然为各省谘议局领袖。在他的策动下,各省谘议局在此后二年中(1909-1910)有过三次请愿;请愿时,除谘议局外,还有各省商会、教育会、绅民、华侨参与,不仅要求速开国会,提出组阁,触及民选内阁权力等议题。 资政院表现甚微,资政院成立至宣统三年(1911)八月(武昌起事),在五年中表现甚微,虽提出《宪法十九信条》,然为时已晚,革命已爆发,此宪未起任何作用。 并非没有贡献,然而,新政出台也有不少推动时代进步的政策,诸如,奖励设厂、废除科举、兴办学堂、设立商部等,以及各省设立咨议局,给士人一点“清谈”之权,新政立法与前代相比,客观上起的积极作用,在后来的时辰里,也没有超脱当时的表现。 革命爆发,黄鹤楼畔的枪声率先敲响了清廷丧钟。武昌驻军于1911年10月10日起事,清廷湖广总督仓皇遁走,武昌遂告光复。武昌之役,虽事起仓促,然在月余之内,内地18省中,有湘、川等14省迅起响应,相继宣告独立,令满清陷于四面楚歌,穷于应付的局面。随着沪、宁等南方大城市光复,及海军归附,大动国际视听,奠定了革命军在长江中下游的基础。清廷虽保有直隶、山东、河南、甘肃以及东三省,然已危机四伏,陷于土崩瓦解之境。 民国元年(1912)2月12日,清帝下诏退位,民国依法予以优待,持续2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政体遂此告终。然而,民国肇始,内忧外患即纷至沓来,袁世凯称帝自为及军阀割据,混战四起,使得刚成立的民主政体几经摧残而荡然无存。 随后的历史有目共睹:军阀混战、宁汉分裂、国共内战、八年抗战、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蒋介石等退守台湾;接着,大陆发生了土地革命、抗美援朝、三反五反,思想改造运动、集体化浪潮、肃反、镇反、反右、大跃进、三年调整、文革等等一系列事件,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后的改革开放政策,才使得国家真正走上了和平建设之路。辛亥百年之路表明,如果晚清的“新政”能够成功,或许会减少以后的巨额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