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入2015年,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测评工作到了收尾阶段。正当各个提名城市以朝气蓬勃的姿态迎检之时,部分“参赛者”却再犯起“平时稀稀松、评时一阵风”的老毛病。从申报、备战到迎检,有些城市一路紧张。搞会战式创建、弄形象工程、对测评组搞盯防战术……舆论指出,这一系列非常规举动,渐使“创城”工作发生异化。(2015年1月8日 中国新闻网) 看到这则消息,笔者不禁感叹, “文明城市”评选本是对城市的环境、秩序、文化氛围等方面的发展有带动作用,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但是现在却演变成为一种犹如小学生考试“临时抱佛脚”面对考试、电视剧里面的“突击战”似的的谍战片,这样的形式主义,花架子,只是为了争得那样的一个荣誉称号,笔者想问:意义到底何在? 近年来,政府各种评选活动蜂拥而至,什么“文明城市”、“安全社区”、“平安社区”、“环保城市”等等各种名号的城市评选,还分为什么省级、国家级等等不同级别,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耗费在这些评选活动上,为了争创一个,让自己以后“有光辉事迹”可说,可以作为晋升的佐证等等,各级政府和城市都热衷于这些评选。其实这是名号的创建本身的出发点是好事,可以带动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良好的安全、健康、环保、文明等氛围的营造,但是近年来确实越来越“走样”,越来越形式主义,其活动意义的本身已经不知何处。不管是某些评选专家的形式主义,把评选当做一次“旅行”,吃好的,玩好的,喝好的,还有一群人陪着你点头哈腰;还是评选单位的形式主义,为了创一个称号,平时不抓,一到检查时便开始做面子工作,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外表的营造,什么宣传横幅、什么接待开会,热火朝天,等专家评选一走,这项工作最后是否得到落实和持续就不得而知了。面对这样一个情况,政府也是时候该深刻地反思,采取措施来制止这种资源浪费不做实事,花架子,形式主义的作风。 理清创建项目,避免重复创建。一是对于这些名号的创建,为了节约资源,政府应该从源头审批起就应该理清创建项目,避免各个项目重复,比如“安全社区”与“平安社区”,两者共同点大致一致,何必重复创建,浪费人力物力财力;二是审清创建项目的实质意义,是否是具有推动城市发展,避免空虚假。 严格创建资格,避免应付创建。对于创建单位,一定要严格审查,不能搞形式主义,真正要以评促建,看到项目创建对于城市发展的效果。 督查创建后续,避免形式创建。创建项目是一项持续性工作,不能颁发了证书就不了了之,滋生那些搞形式追忆的创建工作,拿到证书过后就不管此项工作,要做到后续的督查复审,保证创建实效持续。 最后,作为政府要严格专家评选制度,严禁避免专家从中“吃回扣”的恶劣事件发生,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这样才能真正将创建活动的意义发挥,促进社会发展。(范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