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爱心出租车司机王国顺发了一条微博:“郑州市区很多的公厕,一到晚上9点半就会关门,这就使得夜晚出行的市民,尤其是上万名出租车司机如厕成了一件头疼之事。我们想做文明之人,可文明之门为何对我们紧锁!”(6月18日 工人日报) 俗话说“人有三急”,城区内在一定间隔范围内修建公厕,能给市民入厕带来极大的方便。然而,近日郑州市却出现了“有厕不能入”的尴尬现象,一下子给市民特别是出租车司机出了一道难题。 据了解,市区内的许多公厕,一到晚上九点半就会关门,有些新建的公厕甚至直接锁起来,成为摆设,极个别的甚至成了周边施工人员的宿舍,一些公厕附近的绿地就成了便溺之所。 既然政府花钱修建了这么多座公厕,为何不投入使用呢?城管部门给出的解释是:位置偏僻的公厕如果全天开放的话,会遭遇无人入厕以及内部物品丢失或损坏的情况,造成资源和人员的浪费。既然知道问题的所在,相关部门更应该对症下药,找到解决之法,而不是一关了之。 同时,由于目前公厕为建管分离模式,建设方建好了公厕,政府却迟迟不验收,导致公厕无法正常投入使用。加之市区本身公厕数量偏少,就更使得人们陷入“一厕难求”的境地。 修建公厕是一个纯粹花钱的事儿,利益牵扯也很广泛,但是作为政府不能因为有困难,就让问题搁置。公厕说到底也是一件民生工程,办好了能惠及千千万万的市民群众;办不好不仅浪费国家财力,也损害政府公信力。 市政部门的领导干部,出入的地方基本都是有厕所的办公大楼,基本不会涉及到“入厕难”这个问题。如果能够深入基层,像普通市民一样在市区逛上一天,切实的体会一番找厕所的痛苦,可能就不会将公厕看成一件小事了。 市政部门不接管、不验收的做法也难逃惰政之嫌,政府不作为,公厕就一天不能对外开放,既然政府是最终的责任承担者,为何不及时的做出处理,早一天接管、验收一座,市民们就多一个地方入厕。 随着舆论的介入,相关部门已经着手处理公厕问题,希望政府能本着为民服务精神的宗旨,切实解决好这一问题。(思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