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不是仅仅只有中国一个国家,太阳从东边升起,会先照耀到的一个国家,那是日本。我们是隔壁的邻居,但我们彼此之间真的相互了解吗?作为中国人,我们是否曾试着客观地、自信地了解一下日本?
你可能并不知道这样一个事实: 几乎每一位日本首相在就任之后, 都会拿毛笔写下几个汉字,甚至是几句中文,来概括他的执政理念和政治思想。中曾根康弘写的是:蚯蚓断鸣千丈之井,回头仰天白云悠然。森喜朗写的是:春风接人。桥本龙太郎写的是:百福。小泉纯一郎写的是:壮而学,老不衰,老而学,死不朽。安倍晋三写的是:梦。福田康夫写的是:信义。这些首相们写下的每一个汉字都如此耐人寻味。
日本现任首相麻生太郎写的是:风雪育大树。在金融风暴席卷全球,欧美日经济都步入衰退的时候,这句话听起来就更加意味深长。在经济的风雪中培育参天大树般的世界级企业,这是各国共同的愿景。
曾经的国耻我们当然永不能忘,也不会忘。每次去爬香山,看到被英法联军烧毁的香山寺的断壁残垣,我都会感慨:如此恢宏的国家,当年竟会被如此侮辱。
我们所有中华民族的子孙,都应该经常去看看香山这样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去感受、去思考。但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应该不是一次又一次地揭开陈年的伤疤,更不是去种下仇恨,传播仇恨。我们的目的是:记住历史,自强不息。
我们这一代青年人究竟该用什么样的心态来看待日本这个国家,看待日本这个民族呢?这确实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特殊的成长经历让我们对日本有着比较复杂的心理。
我们是边看《小兵张嘎》和《地道战》,边哼着《铁臂阿童木》的主题歌长大的。我们在模仿着电影中日本鬼子的怂样时,山口百惠和高仓建也正在塑造我们心中对男性女性最初的审美。学校包场去电影院看《南京大屠杀》的时候,自己却还正收集着《圣斗士星矢》的贴画。第一次听到“靖国神社”这四个字的时候,《东京爱情故事》也正陪着我们度过最艰苦的一段学生生活……
今天,从物质到文化,来自日本的点点滴滴渗透着我们的生活,但打开邮箱,却能看见号召大家抵制日货的邮件。开车的时候一抬头还能看到前车的后屁股上赫然写着: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但我们的生活中,竟然就存在着无法或缺的日货。请花点时间回答一下如下这个问题:
下面的中文词语中哪一个是来自日语的外来语?
服务 组织 纪律 政治 革命 党 方针 政策 申请 解决 理论 哲学 原则 经济 科学 商业 干部 后勤 健康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封建 共和 美学 美术 抽象 逻辑 证券 储蓄 创作 刺激 代表 动力 对照 发明 法人 概念 规则反对 会谈 机关 细胞 系统 印象 原则 参观 劳动 目的 卫生 综合 克服 马铃薯
答案:统统都是,全部来自日语。
没想到吧,其实,来自日语的中文还远远不止这些,数不胜数,就连我们常说的“总理”这两个字都来自日语。虽然日语的文字源于中文,但上面这些词语可都是日本人的创作。
比如,“经济”在古汉语里的意思是“经世济民”,和现代汉语里的“经济”没有任何关系,这是日语对英文“economy”的翻译。“社会”在古汉语中是“集会结社”的意思,日本人拿它来翻译英文“society”。“劳动”在中文里的古义是“劳驾”的意思,日语拿它来译英文“labor”。“知识”在古汉语里指的是“相知相识的人”,日语拿它来译英文“knowledge”。而我们又统统把它们变成了现代中文中的常用语。
试问想抵制日货的朋友,这些日货词语你也抵制得了吗?中国近代的孙中山、鲁迅、陈独秀、李大钊们无一不是在日本学习生活,把更先进的理念和思想带回当时落后的中国。这些人的思想,你也能抵制得了吗?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我还想说:今天你看的所有中国电视节目,全部都是用日本的摄像机、编辑机制作播出的。那么,所有的中国电视节目,你也能抵制得了吗?
中国的确当过一次日本的老师,而日本却两次走在我们的前面。自隋唐,中日始有往来,中国比日本更早进入文明社会,遣唐使们虚心来到中国取经(中国的电影人们不妨也拍拍遣唐使的题材,说说中日的友好渊源)。然而,在近代,日本明治维新后,迅速强大。甲午战争,日本不但战胜了中国,之后更是摆脱了西方对日本的控制,远远地走在了中国前面。
迅速崛起的日本给当时的整个东方世界带来了希望,成为亚洲国家摆脱西方控制,独立崛起的样板。当时的交通不便,中国人向西方直接学习难上加难,向日本学习成为唯一选择。李大钊、陈独秀、孙中山这样的中国政治和知识精英们,纷纷东渡日本,学习探索中国自强的道路,有的甚至把日本作为自己的基地。
当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对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这是中华民族永远不会忘记的,也是日本必须永远铭记在心的。我们决不允许任何人篡改这段历史,颠倒是非黑白。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在一片废墟上又一次崛起。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迎来改革开放的春天,日本又一次成为我们市场经济的老师。只是进入九十年代,日本的一些政客们的可耻行径才让我们似乎远离了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