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哼着小调,“……他一日三餐,窝头咸菜,就着一口大碗茶……啦啦啦啦……只有它最廉价……”由于正好口渴,就一口气招呼了七八碗前门大碗茶,心旷神怡间,大概一计算,至少在量上,比玩茶道的一年喝的都有余了,刹那间,完成了一个俗人到雅士的飞跃。以为喝茶喝到一定境界时,即应该读读《茶经》了,于是,放下海大的茶碗从前门赶回家,去翻书。
自此,闭门读书,把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读了数遍。转眼个把月了,书领会到啥程度不说,这茶却是龙井、毛尖、乌龙、普洱无一遗漏,单单晒干了的茶叶根子就装了满满一枕头。忽略烧坏的电热壶不计,这学习成本便开销了三个月的生活费。然而,收获还是有的。
陆羽的《茶经》,基本上都是从技术角度来说茶,最多无非是夹带了些茶之来历,至于相关人文角度却不是主干。而老夫以为,从人文层面说茶,却是无论如何不可省略的。
大凡风雅人士除了琴棋书画,吟诗做赋外,品茶亦是不可或缺的情致。泱泱中华以其独有的文化情操入茶,以意就茶,以趣就茶,承天地造化,得神韵于其中,将饮茶赋予了艺术般地神奇意境。
茶兴于唐、盛于宋,欧阳修《尝新茶》诗,他以新茶来招待客人时说:“泉甘器洁天色好,坐中拣择客亦佳。”形象地道出了宋代品茶的其基本讲究,叫“三不点”,
诗中的新茶、甘泉、洁器为一,天气佳为一,风流儒雅的茶客为一,是为“三”。
只有三者皆好,饮茶方为品茶,方为艺术;苏轼有一次在西塔寺品茶,有诗记曰:“禅窗丽午景,蜀井出冰雪,坐客皆可人,鼎器手自洁。”也是异曲同工之说。
进而,人们还将茶与墨来联系,附之以文化。司马光说:“茶与墨者正相反:茶欲白,墨欲黑;茶欲新,墨欲陈;茶欲重,墨欲轻”。其实是借茶喻情之不同,人之不同,是为三句话不离本行吧。可苏东坡却又有另外一番见解:曰:“奇茶妙墨俱香,是其德同也。”要不说文人就是文人,没有他们,喝茶就不高雅了。所以“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僧儒佛道等早就将茶纳入了人文的范畴,这是陆羽始料未及的吧。好在喝茶这这事,没有在“直把临安做汴梁”的年月中,随着大宋朝而烟消云散了。
俗人别品茶,解渴为止。大俗,甚至俗到老夫这个程度的,才拿着喝茶当品茶。去采购茶叶时,必选正宗产地,比如,铁观音非要安溪的。茶市里,卖茶的赖以示人的,是茶香,每买茶人光顾,便以茶道待之,把茶沏个香喷喷的,外带一番理论。有时,卖茶人拿起沏过数遍的茶叶给我看,说这叶子多么的厚重,有质感,我都只能点头对付着,其实,我心里却只是不断第疑问,茶叶喝白了,再圆润有啥用呢?
说句不怕见笑的话,老夫喝茶整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寻味”,每当我回家沏茶的时候,力求按照卖茶的那种程序,包括时间和动作啥的,可是,每次都喝不出买茶时所感受的味道。说来却也奇怪,一样的茶具,一样的茶叶,一样的水,每次沏出的味道都不一样。入口后心里就总结,或者是水温不对,或者是动作不对,或者是时间不对,就这样,在反复“寻味”以及沏茶实践的过程中,茶叶就大量第消耗掉了。
像穿鞋一样,鞋子舒服不舒服,只有自己心里有数。喝茶也是,茶到嘴里的味道,也只有自己心知肚明,首要的是标准的品茶姿势,或曰在茶道,或曰在文化,那就会比从水缸里舀起瓢井水的要高雅无数倍。
写书法,画画不同,装不来,那是形神可以外向的事,外人可以看出内涵。拿着喝茶当品茶,比较好装,外人只看到形,不管茶真有神韵,好歹也被自己一股脑吞进了肚子,旁人只要看见你摇头晃脑也就达到效果了。所以,品茶比书画容易流传和发扬光大。
品茶的人文意义也正是如此,推而广之,对普及文化却有独到之处。不会画画可以参观画展,眯着眼睛,脑袋往后倾斜着便是,不懂音乐,就在听的时候用手轻拍大腿也行,不懂怜香惜玉的,只要直勾勾地盯着女性即可,这一切,其实也不能说假,能表现有所追求而已了。
前两天和一位较为滑头的朋友吃饭,席间他有空就炫耀懂艺术品收藏,还兴高采烈地从汗淋淋的脖子上取下一块他称作是玉,我看像石头的物件来展示给我,别的效果没有,唯独我竟然神差鬼使地在另外一个场合吹牛说:我一个收藏家哥们儿如何如何呢。天晓得他是啥收藏家,天晓得老夫这俗人还能结交收藏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