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也凑巧,也就在当年,新华社一个记者来采访,了解到这个情况,对高如意说:“闺女当兵是个好事,应该让她去!”在这个记者的热心帮助下,找到高如意的一个战友,最后,女儿如愿以偿参了军,现在在长春一个部队医院工作。 这些年,不断有报纸杂志的记者前来采访高如意。《人民日报》、《河北日报》、《石家庄日报》、《燕赵都市报》等新闻媒体陆续刊登了一些关于他的文章,部队上的同志也来看望他。他曾战斗生活过的7连(即现在的“红九连”),多次邀请他回去讲述英雄9连的光荣战斗历史和优秀革命传统。 1990年,召开晋冀鲁豫军区第1纵队成立45周年纪念会,部队派人把他接了去,军首长们还和他这个老兵合了影。1999年,高如意又迎来他晚年的一次辉煌:他作为河北省的2名代表中的1个,光荣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庆祝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纪念大会”。老人穿上军装,戴上珍藏着的军功章,精神抖擞地到了北京,受到江泽民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在北京,他还见到了50年没见的老战友。那时,他的耳朵还不太背,他们欣喜地拍打着对方,畅谈着从前的时光。 当高如意登上天安门城楼的那一刻,他心里感慨万分:烈士们的鲜血没有白流,伟大的祖国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人民真的过上了好日子! 高如意常说:“我只不过做了当年许多爱国的中国人都会做的事,却受到党和政府这么多的关怀,为此心里常常感到不安。” “他一辈子艰苦朴素,我这一辈子跟着他可没享什么福。”高如意的老伴、已经80多岁的李多妮指着自家院里的摞得有半个人高的柴火笑着说,“大概是1996年,老高以前的部队搞建军纪念庆祝,请他去东北参加活动。部队给寄来的是买软卧车票的钱,可他没舍得,愣是买硬座赶去;回来的时候,部队给买好了软卧车票,可他让人家把软卧车票退了,换成硬座回来……” 暮年的高如意患有脑血栓。平日里,高如意节省得连蜂窝煤都不舍得烧,身体好点的时候,两位老人常常一起去拾柴禾…… 高如意从来没把自己的功劳放在心上,从来都把自己当作一个普通老百姓,就像田野间的一棵历尽沧桑的老树,默默地经历着风霜雨雪。他把付出视为自然而然的事情,从来不求回报。他不曾指望什么,也不和别人比较,因此更安贫乐道,视艰难困窘为人生的本来面目——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人生境界啊?! 与当年的战友们相比,高如意可能会“不如意”吗?莫说读者有这样的疑问,就连笔者本人也始终理解不透他的所作所为——据说,高如意手下的一个班长后来做到了某军区的司令员,而他却还在农村里过着粗陋不堪的生活。 如果你问高如意,是否羡慕人家?他只会慈祥而憨厚地笑着不说话。或许,对于他这样经历过战争、在硝烟炮火中冲杀过来的人,世俗的评价标准可能真的不适用于他的内心世界。 2006年夏天,县档案局的工作人员先后两次来到高如意家中,对他口述的精彩而朴实的人生历程和感人事迹认真进行整理汇总,并建立起了一套珍贵的个人档案。 2007年1月26日晚7点,高如意因脑血栓医治无效,在县医院病世。老英雄的葬礼上,乡亲们讲述高如意的故事时,仍唏嘘不已。 “他从来不肯向政府伸手,不肯说自己的功劳。” “高如意有3个儿子,都是平凡的农民。” “他不肯闲着,80多岁了还见他出粪、拉车……” “老高这一辈子,不容易!” “高如意,了不起的英雄啊……” 他们说,高如意这样的人让人不得不佩服;他们还说,这世界上英雄有很多,但像高如意这样不居功、不自傲,依然保持了劳动人民本色的精神,才是最可贵的。 人们的眼中淌着泪水,一直目送老英雄的灵车消失在视野之外。 在乡亲们的注目中,高如意走了!望着渐渐远去的灵车,人们久久不散。 一位老乡用这样一句话来总结高如意的一生:“战场上,他是一个纯粹的英雄;和平年代,他是一个纯粹的无名英雄。他走了,我们不会忘了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