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当听到耳熟能详的诗歌《错误》,台湾诗人郑愁予的婉约诗句又将少年往事勾勒于心头。 2015年两岸笔会在台举办期间,诗人郑愁予参与了多场 组的座谈,他装束年轻而现代,但话语却深沉温婉,字句如诗,拨动人心弦。他喜欢年轻人,愿意与两岸青年交流诗歌创作,在接受海南日报记者专访时他动情地说,文化是人类生活的价值,具有正面的积极作用,最值得尊重和敬畏。两岸文化交流,产生的是深厚的友谊,我始终相信这种文化的力量会越来越大,而诗歌作为文化的重要表达形式之一,它的存在与人的性灵相关,也惟此,诗歌将被赋予新的时代使命。 “我是抗战的儿子” 祖籍河北,出生于山东济南,郑愁予童年时就跟随当军人的父亲走遍大江南北。因为转徙于各地,郑愁予对诗歌所产生的意识萌芽几乎都在避难途中完成。在他久远的记忆里,很小的时候的生活场景他已开始有了印记,那些印记潜存于脑海,形成的一种潜意识,成为他日后诗歌创作最为重要的情感来源。 “我是抗战的儿子。”郑愁予这样评价自己。“七七事变”后,父亲郑长海奔赴前线战场,母亲带着他和他的其他兄弟姐妹开始“流浪”生活。从南京到山东、到北平,一路战火硝烟弥漫。“老百姓太苦了……”这是种在少年郑愁予心中难以纾解的心结。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郑愁予追随父亲来到北平。 1948年暑假,郑愁予参加了北大暑期学校的学习班,参加学习就要出作品,北大教授让每一位学子都写一篇文章交作业,郑愁予交出的作业竟是一首诗,名叫《矿工》:“矿工一生下来,上帝就在他的手上画了十字……” 这是他去参观北平门头沟矿工生活后的有感而发。没料到,15岁少年人生的第一首诗歌受到北大教授的大加赏识,教授将一句评语送给了少年:“你的诗所以感人,是因为有形象思维和人道主义。” 很快,16岁的郑愁予出版第一本诗集《草鞋与筏子》。长大后的郑愁予后来最终明白,恩师所指的形象思维,即是一种意象主义,而人道主义也就是内心存有的人民情怀,这,成为郑愁予此后一生尊重并为之追寻的话语。 诗歌是有使命的 1949年,郑愁予跟随父亲到台湾,并一度搁下诗笔。直到两年后,难耐苦闷又重拾诗笔,发表来台后第一首诗《老水手》,仍是着眼于底层人的生活状况,写出诗人对生命的流逝感和无常观的体悟。 逐渐地,诗歌成为郑愁予书法人生感悟的载体。在他眼中,诗歌本身是有使命的,纵观中国历史,几乎每一首经久流传的诗歌都教化人民,比如《诗经》、比如孔子的集著,都是感化人心的教科书。 伴随时间推移,郑愁予的诗歌创作逐步分出“四大板块”:其一,是对国家民族的使命感,这使得他早期在台诗歌中饱含一股阳刚之气。1966年孙中山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台湾发起文化复兴运动,郑愁予创作长篇诗歌《衣钵相传》,轰动台湾社会。其二,是开创台湾现代诗。作为台湾现代诗社创始人,郑愁予将现代诗歌集大成者的众多诗人的诗歌长处抽炼出来,创意形成新的写作手法,他的那首被誉为现代抒情诗歌“绝唱”的《错误》,让人们通过心灵的“窗”,获得许许多多深刻的启示;其三,是写意山水自然。其四,是书斋生活。郑愁予说,“这是我静下心来通过思维,从历史长河之中、从许多哲理之中经过笔记整理出来了诗歌部分。” 诗人不能出离社会 郑愁予之诗歌,其整体构成的韵律、节奏、色彩和结构等诸多要素都富含纯美及唯美性的直觉把握,且善于捕捉与之相关的丰赡轻灵的意象,从而达成视觉美的新语境创造,那么,大师的诗歌究竟如何练就? “诗歌是独立的,不混合于其他艺术形式,它的存在始终与人的性灵相关。”郑愁予否认诗人必须孤独生活,他认为,孤独生活的诗人写出的作品也一定如同嚼蜡,产生不了情趣,诗人要出离社会是不可能的。“年轻人在创作的任何时候,试着把自己的性灵投入诗歌之中,并以音乐性来辅助,即会产生更加美妙的抒情。” 对于两岸文化的交流,郑愁予特别提到了去年10月三亚举办的首届国际诗歌节,他到了海南岛,且有幸成为琼州学院客座教授。“我发现,海南的人文环境其实非常适宜诗歌的发展。”以不断地行走各地为灵感,郑愁予透露,今年,他正潜心以汉字的解构和新的音律尝试开拓新的“诗歌板块”。 然而,我们不解。 郑愁予却笑了,他为记者打了比喻,“形象一点讲,很像曾经备受争议的‘豆腐干’诗,但,我要改变它。” 或许,不舍创新,就是郑愁予个性气质最本真的流露,这是他的使命、诗歌的使命。 郑愁予,原名郑文韬,祖籍河北,1933年生于山东济南,当代诗人。他的《错误》、《水手刀》、《残堡》、《小小的岛》、《情妇》、《如雾起时》等诗,不仅令人着迷,而且使人陶醉。被称为“浪子诗人”、“中国的中国诗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