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九夜茴:因年龄因素不再创作青春小说

时间:2014-12-26 11:10 来源:山西晚报 作者:康少琼 点击:
九夜茴,原名王晓迪,《私》小说主编。2005年凭借小说《花开半夏》一举成名,随后出版《风不飘摇,云不飘摇》《匆匆那年》等作品,她的文风开创了青春文学的新方向,不少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

由张一白导演执导的青春贺岁片《匆匆那年》自上映后,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随之而来的,是全民热议。有人说:《匆匆那年》引发了对青春的集体共鸣;也有人称:电影对不起《匆匆那年》原著,对不起观众。不管怎样,电影《匆匆那年》让原著作者九夜茴,从一位幕后默默无闻的写书人,走到了读者和影迷面前。

九夜茴,原名王晓迪,《私》小说主编。2005年凭借小说《花开半夏》一举成名,随后出版《风不飘摇,云不飘摇》《匆匆那年》等作品,她的文风开创了青春文学的新方向,不少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

对于电影有没有原著好的问题,九夜茴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电影时长的角度来说,这样比是不公平的。同样是刻画一个人物,电影中给的时间太少了,不能这样单纯地去对比。

谈笔名:“九夜茴”是一种花

山西晚报:从《花开半夏》一举成名,到《初恋爱》《匆匆那年》这些畅销书,你的每一部小说都非常受现在的年轻人喜爱。大家都知道“九夜茴”,但是你的真名“王晓迪”却基本没人知道。能说说为什么叫“九夜茴”这个名字吗?

九夜茴:这个名字有它的含义在里面,“九夜茴”是一种花,它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只是一个传说。我小时候便对“9”这个数字有莫名的好感,后来看到九夜茴的传说——它每九夜绽放一次,如果背叛过别人的人看到它,就会受到惩戒;如果被别人背叛过,见到它就会得到抚慰。但大多数人都曾经背叛过别人,也被别人背叛过,所以这朵花儿虽然有着无限的魔力,但又总让人有特别无奈的感觉。

山西晚报:后来就把它当笔名了。

九夜茴:先是网名,当时我只有十七八岁吧,被这个传说吸引了,开始用“九夜茴”做网名,后来创作的时候,便自然而然将它用做了笔名。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只是自己喜欢而已。

谈作品:做一个故事背后的人

山西晚报:在《匆匆那年》之前,你是一个藏在很多文字后的书写者,但是因为《匆匆那年》的热映,你从幕后被拉到了台前。身为原著作者兼电影编剧,无论是电影的首映礼,或是城市路演,都可以看到你的身影。在这部电影里,你的比重估计要超过以往任何一部被改编成影视作品的原作者,不只是营销宣传,甚至从最初的策划阶段,到角色的选择、造型的设计等,全程都在参与。应该说,你的状态会有很大的变化,你觉得以前那种默默写字的感觉好,还是现在这种不断出现在读者和影迷面前的感觉好?

九夜茴:如果放到以前说,我很想做一个单纯写故事的人,我想隐藏自己,但后来发现其实挺难的。我一直觉得作品要在作者之前,可在互联网时代,要想完全站在故事背后,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山西晚报:《匆匆那年》《初恋爱》《花开半夏》是你的“青春三部曲”。我刚从出版方得到消息,三部曲将要结集出版面世,好像也将要拍成影视作品,是这样吗?

九夜茴:这三部作品确实都与影视挂钩了,接下来最先以影视作品面世的可能是《初恋爱》。《初恋爱》被认为是最温暖的一部作品,它讲述了一个温暖而又伤感的恋爱往事:女主人公温静在高中同学聚会上,得知前男友的初恋不是自己,备受打击,更听到了一直暗恋闺蜜苏苏的孟帆因车祸去世。温静帮助苏苏收集孟帆曾发表过文章的杂志,在这个过程中,温静拾回了自己丢失的时光,且孟帆的点点滴滴也重回她的记忆中,直到最后一本杂志的出现,孟帆的文字才让温静幡然醒悟——她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初恋爱。

山西晚报:离别、错过似乎是你每部作品的主旋律,你自己呢,还相信爱情吗?

九夜茴:我是一个始终相信爱情的人,我认为其他所有的情感爆发出的力量都不如爱情的力量强大。爱情是上帝给人们的一个特别美好的礼物,甚至可以这么说,我是一个每次恋爱都像在初恋爱的人。

谈家族:爷爷曾是国民党少将

山西晚报:你是在北京胡同里长大的,回忆起自己从小生活的环境,有什么有趣的记忆吗?

九夜茴:我家在我爷爷那一代,兄弟有17人,姐妹有28人,是个名副其实的大家族。我的父亲是知青,所以我从小随爷爷奶奶长大,老一辈身上的文艺范,开启了我对文学的兴趣。爷爷上中学时抗日战争爆发,他便投笔从戎,考上了黄埔军校,又念了陆军大学,后来做了国民党少将。爷爷有很多朋友,每周都会聚在一起谈天说地、下棋画画,我便是跟着这群有文化的老头儿渐渐长大,我之所以很喜欢中国古代文化,是受爷爷辈的影响,会听到很多古代人物传奇,会有人给我讲《太平广记》之类的作品。

山西晚报:有没有计划将来把这些事情写进小说里?

九夜茴:会的,未来我会创作一部家族史,而且对待这部作品会比以往的作品都谨慎、慎重。因为这个故事一直在我心里,我不停地在准备着。我不是十几岁,而是几岁的时候就知道这些事了,随着成长,故事积累得越多,看法也越多,我希望自己能够尽善尽美地将它表达好。

谈现在:现在的我被曾经的我肯定了

山西晚报:作为一个 ,因为小说畅销、电影叫座,你走到了更多人的视野里。很多畅销书 都会重视个人营销,比如形象维护,比如粉丝互动,像郭敬明或者张嘉佳都有一系列的方案来对个人形象进行打造。 偶像化,这似乎是一种风潮,你会不会这样去打造自己呢?

九夜茴:将普通人的生活与公众人物的生活区分开,是我最开始创作时就想好的,我不希望我的工作和生活搅在一起。对于现在双重身份的生活,我觉得还是挺好的,有自己的事业,有自己的爱情,可以负担自己的梦想,可以满足自己的欲望。变老不再是一件伤感的事,30岁的我被16岁的我肯定了。

谈时代:80后是怀旧的一代

山西晚报:因为你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作品也围绕上世纪80年代生人展开,所以你被打上了“80后”的烙印。对于这个年代,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九夜茴:我们80后其实是孤独的一代,是很奇特的一代,生活小康,感情狼狈。我们的情感无处释放,唯一的缺口是同学或是同伴。这个时代,感觉我的生活在十年十年地往前过,速度很快,很容易产生怀旧的情绪,所以很多人通过《匆匆那年》来缅怀青春。我看了一个数据分析,走进影院观看《匆匆那年》的观众、购买《匆匆那年》的读者均以90后居多,但小说是以80后为背景的,所以出现了“80后故事,90后买单”这个现象。不过我觉得原因是,现在整个市场的消费群就是90后的,我愿意写故事给他们看,就如当年,我们80后看70后的故事一样。比如说《山楂树之恋》,那是五六十年代的故事,打动了所有人。其实那个年代,你我都没有经历过。

谈未来:《曾少年》是青春小说封笔之作

山西晚报:你曾经说过:“青春是美好的,是上帝给我们的最好的礼物。不管美丑,贫穷富有,青春都会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但青春也有它残酷的地方,它终究会失去,即使那么美好。

九夜茴:我是一个对青春有执念的人,但无论怎样执念,我现在慢慢离青春越来越远了,所以我要用新作品《曾少年》跟青春说再见了。我也在变老,慢慢走过了青春时代,我考虑的事情、观察的角度、自己的认知,都在不停改变,也不会再有那么细腻的文字了。新创作的《曾少年》这部作品,包含了我身边所有人的故事,人物很多,跨度很大。《曾少年》的意思,就是说我们都是曾少年,还不能完全和过去说再见,却也不能成熟勇敢地面对未来。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匿名?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女人职场心理学:开创职场生存法则

    作者:张家林

    如果你能了解这些复杂的“职场”生存法则,那么,你就为解读“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两者在原则上基本上是一致的…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