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和平口述 “了解之同情”是我的历史观 我一直在写历史题材大戏。历史题材作品首先要有历史观。文艺作品表现的历史观,与一般的文献史还是有所不同的。文艺作品更多是依靠叙述的故事、人物来打动受众,这种历史观要融入故事和人物里面去,所以花的功夫比较深、时间比较长。 历史学家陈寅恪说过:“凡著中国古代哲学史者,其对于古人之学说,应具了解之同情,方可下笔……必须具备艺术家欣赏古代绘画雕刻之眼光及精神。”这段话让我感触很深。“了解之同情”,就是我的历史观。研究任何一个阶段的人和历史,首先要全面深入地了解,然后站在同情的角度看待历史,不要轻言批判和否定。此外,我认为一个国家的历史也应该是一部心灵史,不要简单地说什么时代发生了哪些事情,而应该更多地去了解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化思潮,这样才能更接近于历史的本质。这种观点对我自己进行历史题材影视剧的创作也是很有帮助的。 这一次写《北平无战事》,涉及1948年到1949年这段历史,时间离现在比较近,虚构的空间比较小。所以这次我采用的方法,是不让重要历史人物出现,比如当时在天津工作的傅作义将军的女儿傅冬菊,她怎么从天津到北平,她父亲接触到关于北平和平解放的协议,这些我都一概回避了。我想尽量做到历史大背景的真实,但细节上,为了更好的艺术表现,回避了重大的历史人物和事件。 以往的历史剧表现手法比较单一,比如电影“三大战役”,直接表现了历史事件。而我更想表现历史的本质,不表现战役,所以取名《北平无战事》。我选择了一个特定性的家庭,虚构了中央银行北平分行行长一家人,折射出1948年国民党金融经济的全面崩溃。在这个时候,蒋经国试图让民众把手里的金银外汇等硬通货兑换成新发行的金圆券,结果金圆券的发行加速了经济崩溃,体现了当时的腐败。我想,观众看完这部作品能了解到国民党为什么失败,共产党为什么成功。 我一直在试图表达历史转型时期的中国。1948年的币制改革和“三大战役”最能说明问题,也最难表现。我的体会是,如果想要表达一个历史阶段的本质,需要把结果透析好。一般的文艺作品喜欢表现过程,而我恰好选择表现结果,表现历史的节点,这也是我喜欢和擅长的创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