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

《北京人在纽约》作者曹桂林:移民是一条不该走的路

时间:2014-09-15 10:36来源: 作者:重庆青年报供稿 点击:
上世纪80年代初,恰逢改革开放 初 期,大 家 流 行 讲“寻 找betterlife”,视美国遍地是黄金,人人都想去寻梦。 那时候羡慕人家有汽车、有房子,而我们那时拿着微薄的工资。我那时候每个月拿42.5元,1982年3月去美国,大提琴手工资相当高。 那个时候中

1982年3月,北京人曹桂林携家眷赴美寻梦,事业顺利,物质满足。12年后,一部以其为原型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在中国掀起收视热潮。然而,物质富足的曹桂林却陷入了精神困境:不仅找不到北,更找不着根儿,“ 出国之前,我们幻想着那是个美好的生活,结果发现女儿的世界观受到极大冲击,像变了个人似的。”

他还反思这30多年的移民生活,发现这是一条不该走的路。“我也是时代的一粒小沙子,我们这一代人都是在大潮之中被冲来冲去,冲上岸了就是闪闪发光的金子,冲下去了就被淹死了”

物质富裕了,精神垮了

重庆青年报:20年前,您写出了寻梦之作《北京人在纽约》,20年后写了寻根之作《纽约人在北京》,并于近日同时出版。从寻梦到寻根,前者更多地是为了物质,后者更多地是为了精神,呈现这样的一种转变,是想表达物质与精神的一种悖论关系吗?

曹桂林:核心内容提炼可以这么讲,但我主要还是想讲我自己的人生历程。

上世纪80年代初,恰逢改革开放 初 期,大 家 流 行 讲“寻 找betterlife”,视美国遍地是黄金,人人都想去寻梦。

那时候羡慕人家有汽车、有房子,而我们那时拿着微薄的工资。我那时候每个月拿42.5元,1982年3月去美国,大提琴手工资相当高。

那个时候中国的物质水平很低,生活很苦,买个自行车都得凭票,虽然对于我来说,吃饱穿暖不算问题,但是想要其他的就不可能了。

到美国后,我做生意上手快,一年之后这些想要的全部都有了。但物质追求达到了就幸福吗?你的梦想就是房子汽车这么简单吗?

重庆青年报:写这部姊妹篇,是想反观一下你们这一代人的心路历程吗?是否也想呈现一下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变迁?

曹桂林: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中,很多人留下的印象是婚外情,其实主要写的是父女情。出国之前,我们幻想着那是个美好的生活,结果发现女儿的世界观受到极大冲击,像变了个人似的,想到这些心里就很痛苦,这也是写《北京人在纽约》的一个重要原因。

《纽约人在北京》相对来说要复杂一些,一来因为我个人并不是一个太追求物质的人,对精神的追求也是有自己的很多看法。也有可能年纪大了,看人看世界更注重精神上的东西了,最关键的是,这种精神追求并没有物质追求来得那么简单。并且这种需求,从50多岁的时候就开始有了。二来,主要写的是中西方社会的鸿沟,我的这30多年的海外生活几乎与中国改革开放同行,我观察到中国的物质生活的提升,发展的巨大变迁。

我也是时代的一粒沙子

重庆青年报: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中国掀起下海经商大潮,您去纽约寻梦是被时代潮流裹挟还是有自己的独立思考?

曹桂林:我也是时代的一粒小沙子,我们这一代人都是在大潮之中被冲来冲去,冲上岸了就是闪闪发光的金子,冲下去了就被淹死了。能在岸边晒着太阳,那就能享受美好生活。

重庆青年报:现实中,后来您在美国也收获了很大成功,可精神上得不到满足,除了远离祖根之外,是否也有西方文化的冲击,您的体会是什么?

曹桂林:比如第二代人的成长,因为去的时候孩子十岁刚出头,年龄小,我就教育孩子一定要学好英语,融入美国白人圈子,结果的确很快融入了美国社会,甚至在电话中都听不出是哪国人,变化之快令我震惊。

后来有时候回到北京,我要求孩子说北京话遭到反感:“ 一会儿要我说美国话,一会儿要我说家乡话,那我应该说什么话?”我甚至曾经因此上火拍桌子,告诉孩子要说人话。

从那时候起就出现了代沟。虽然说代沟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但我开始意识到东西方文化的相互冲击不光表现在语言上,价值观上已完全不一样了。如中国人认为很宝贵的做人要检点的问题,美国人不认同,中国人到美国后,骨子里的那些传统的观念都会受到极大冲撞。

这条路其实不值得走

重庆青年报:这么多年,您的国籍有没有变动?现居北京,国籍是什么情况?

曹桂林:我们20多年前就入了美国国籍。在法律上讲,我就是美国人,这个对我的冲击也很大,回家成了一件困难的事。需要办签证,总在想怎么回一趟老家还不方便了?回美国没人管,倒是回中国被限制了。想改回来是很难的一件事,比拿美国绿卡和入美籍要难得多。我在美国还有一些房产和生意,以后还是会两头跑。到时候跑不动了,死也得死在北京(哈哈大笑)……

重庆青年报:除此之外,还有哪些触动让您感到困惑?

曹桂林:一些生活在中国的老朋友和年轻人都在感叹,光有高楼大厦,却找不着家找不着北了,但主要问题还在于他们的思维已经跟不上了,关键是找不着根儿。中国商人的生意规模和生意格局要比美国人强,而相比之下,美国人墨守成规,中国人意识超前。

其实移民美国的华人90%以上也都是在拼命地工作、拼命地还贷。有一次,我回到北京见到一些老同学和发小,他们的生意规模让我很震撼,冲击力很大,所以我就想,其实我在美国30多年,走了一条不值得走的路。

纽约人回北京,很多不懂的规则出现了。前10年是《北京人在纽约》,后20年是《纽约人在北京》,这就是我的30年。

《北京遇上西雅图》立意有问题

重庆青年报: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历史很短暂,是否也存在你们这一代人对寻根的倚重,而后代则视之坦然的情况?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曹桂林:我去的时候人格已经成型,虽然也会说英文,也能适应美国的生活,但我还是想得有个根儿,而它就在中国北京。

年纪小过去的基本没有什么情感可言,所以也没有自主的寻根观念。很多人习惯了每个月有几万块的收入,有车有房,按时上下班,礼拜天修修房子,循规蹈矩,我感觉那是特别无聊的一种庸人生活。

而一些人直到退休后才萌发寻根的想法。到了美国,你要是融入了他们的文化环境,那就是庸才。在孩子没有形成独立人格的情况下移民,就

是白送美国一个人。

重庆青年报:如果单从成长环境讲,您觉得到底哪里更贴近中国人本身?为什么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那么火?

曹桂林:我觉得这个关键得看个人。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播出的时候与社会大环境有关,因为故事真实,符合那个时代的潮流,也真实地反思了那时候中国人对美国的印象。说王起明是个人英雄主义,貌似又有点牵强。

重庆青年报:去年有部电影叫《北京遇上西雅图》,这些故事在美国真实吗?您的观感如何?

曹桂林:《北京遇上西雅图》这部电影还是站在了中国人的角度,甚至对美国的那种现实完全没什么理解。这类赴美待产的案例我也见过许多,写成喜剧就太不严肃了,这事说起来其实挺惨的,什么女人之间勾心斗角,还有外遇,完全不是这点事,它的立意有问题。

另外还有《中国合伙人》,其中讲到一个中国英语教育机构跑到美国上市,这是天大的笑话,根本没有摸清华尔街的规则。在华尔街合伙人发不了,只有包装他们的华尔街中间人才会发。

三十年大潮激醒初梦

重庆青年报:不少中国人推崇美国的普世价值,很多人也热衷加入美籍,近些年留学潮也十分火热,这是一种什么心理?从您的观察来看,当下的他们真的生活得很好吗?

曹桂林:我觉得当下中国家长过早地把孩子送到美国去留学,那是错误的。有人说中国没什么发展,这是不对的,环境决定不了人,个性决定命运。这样的例子我见得很多,家里有钱在美国胡搞的太多;有的好不容易过去了,花光钱财又回来的多了去了。

重庆青年报:从您自身的奋斗历程反观我们这个时代,您有什么认识和总结?

曹桂林:我没有总结,只是讲有说服力的真实故事。其中《北京人在纽约》中的:如果你爱他,就送他去纽约,因为那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送他去纽约,因为那是地狱。变成了《纽约人在北京》中的:活了60年,做了30年梦,纽约啊纽约,曾把你比作地狱,比作天堂;如今两鬓斑白独自看,不值不值,空忙一场,不懂不懂,挺荒唐。可以说,这30年大潮,把我激得突然梦醒了。

文/重庆青年报记者冯建龙

 

顶一下
(28)
73.7%
踩一下
(10)
26.3%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恐怖大漠:一秒钟内决定生死的搏斗

作者:(德)卡尔·麦

主人公本尼西既是一位百发百中的神枪手,更是一位勇敢的斗士,是智慧和正义的化身。这里演绎出来的有人和“地震先生”…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